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吴平华 闫凯)初夏时节,农事正忙,15日早晨,资阳市安岳县思贤镇清泉村的水稻种植基地里,机插秧工作正火热地进行着。一排排翠绿的秧苗在插秧机的精准作业下整齐地插入水田,煞是可爱。“爸,稻秧不够了,再去拿一点。”基地负责人刘凡强、刘衍进父子一边操作着插秧机,一边协调着田间的各项工作。
“我们合作社新购置了两台手扶式插秧机,效率提升了不少,一台机器一天就能完成30多亩的插秧作业。”刘凡强介绍道,“我们今年计划在思贤镇种植600亩水稻,目前已完成200余亩的插秧工作。”新型插秧机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插秧效率,也减少了不少人工成本。
“我们不仅服务本村本镇,还面向全县及周边地区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刘衍进一边调试着插秧机一边介绍。作为一名新农人,刘衍进从小便有一个“种粮梦”。“给我一块荒地,我能还你一片良田。”这简单的心愿,道出了这位“准00后”对农业现代化的真切期盼。
水稻种植效率的大幅提升,正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生动体现。作为安岳县两大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之一,清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刘凡强、刘衍进父子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拥有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80余台(套)现代化农机设备的专业服务组织。
在夏收夏种的关键时期,思贤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农资调配、农机调度及农业技术服务,稳步推进水稻生产各项工作。思贤镇副镇长刘福亮在采访中表示,“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力争今年全镇水稻亩产再创新高,让农民的‘米袋子’更满、‘钱袋子’更鼓。”
当前,安岳县各个乡镇(街道)正抢抓农时,全力推进水稻种植工作。在长河源镇黑塘村,种粮大户李祖志带领20余名村民弯腰插秧,传统栽插技艺在稻田中延续;大平镇玉石村的“报花厅”大米种植基地已完成水稻直播作业,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元坝镇佛白村育秧基地秧苗长势良好,几日后将全面展开机械化插秧工作……
据安岳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57.9万亩,其中蓄留再生稻7.5万亩,预计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水稻栽插任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