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宁市2025年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数量创新高

    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记者 王冉冉 济宁报道

    5月15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其职责定位兼具政治性、学术性和社会性,既是意识形态的守护者、学术研究的组织者,也是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是社科联的核心业务之一,在挖掘培育社科人才、推动学术发展、围绕中心大局、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在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工作中,构建了以年度课题、专项课题、委托制课题“三位一体”的课题管理体系,创新实施了“1+N”重大应用对策联合攻关机制,共有212项课题获得立项,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先后获省、市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市社科联将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和“十个新突破”重大任务,科学编制课题指南,策划一批重大选题,统筹汇聚各领域人才智力资源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致力于出精品、出成果,切实发挥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引领作用,积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目前,市社科联已圆满完成选题征集、课题指南编制、课题申报、立项评审、网上公示等各环节工作,累计申报课题903个,确定立项课题277项,其中重大应用对策研究课题15项,重点课题41项,合作专项课题75项,一般课题132项,委托制课题14项。课题申报数量比去年增长107%,立项数量增长30.7%,均创历史新高。

    为推进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研究合力,突出不同领域的研究特色,市社科联打破以往“孤军作战”的研究方式,联合相关部门首次设立合作专项课题,通过跨部门协作打破传统单一部门视角,研究选题更加贴合实际需求,高校、部门等研究资源联合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已初步形成了资源整合、协同攻关的“大社科”工作格局。

    市社科联聚焦济宁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继续实施重大应用对策课题研究,确定了“济宁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路径研究”等15个重大应用对策研究课题,立项数量比2024年增长150%。在推动研究合作机制方面,市社科联选择文化“两创”、低空经济等领域,采取高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方式,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攻关团队集中攻坚,研究配置力量进一步优化,“开放式研究”更加深入。

    市社科联坚持“以项目育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理念,在市社科规划项目中专门设置青年项目,列出了10个研究方向的选题,鼓励全市40周岁以下的青年社科研究人员积极申报,并对入选济宁市青年社科人才库的申报人在专业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上取消限制,单独进行立项评审,全力为青年社科工作者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济宁市本年度青年项目申报26项,立项14项,立项率达53.8%,显著高于全类别项目平均立项率,充分体现对青年社科人才的政策倾斜与重点扶持。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