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走进揭西县塔头镇旧住村
只见清澈的灰寨河绕村而过
依水而建的滨江长廊
一边繁花似锦、林木叠翠
一边果木、青山环绕
……
一幅“推窗见绿、行路成荫”的
生态长卷徐徐展开
阶段来,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的旧住村,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注入绿色动能。目前,该村累计筹集投入资金120万元,打造各类主题林9片,种植经济树木770多株、乔木3600多株、灌木4000多株、水生植物6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在探访旧住村推进绿美生态建设过程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该村推行的“一盘棋谋划、两个结合、三种模式”绿美建设“123”工作法。
通过无人机拍摄俯瞰旧住村,“一带双环绕村绿,花果飘香生态美”的绿美示范带让人由衷发出赞叹。
在旧住村的规划中,灰寨河是核心轴线之一,依河岸坡度分层次种植乔灌木以及水生植物,打造立体多彩护岸林;村道绿化,在原有树木间隙补植花色树种,提升道路景观;山边绿化,主要对存在裸露的边坡和树木较为稀疏的区域进行补植;村中休闲活动场所,则结合不同功能和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绿色景观打造,如在梅园革命旧址周边以梅花为主题树打造红色教育区域,在党建主题公园后方种植桃树和李树,寓意桃李满天下。
“旧住村三面环山、一面带水,摸清了全村‘五边’及空置地、荒废地等情况,我们就做全局谋划。”说起绿美生态建设工作,旧住村党支部书记刘平准滔滔不绝。对于哪里适合种乔木、哪里适合种灌木,水生植物哪种怕浸水、哪种要浮岛……刘平准了然于心,并在推进绿美生态建设过程中始终追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以前的河道边都是滩涂,还飘着垃圾,现在一出家门就是公园、就是景区。近年来,村里不断进行美化绿化,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这是旧住村村民的直观感受。在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中,旧住村坚持“两个结合”,为村民游客创造高品质的绿色生态空间。
——与村庄风貌提升相结合。比如,旧住村对清拆整治后的地方因地制宜打造复垦小公园,植树铺草,增设休闲步道、健身设施等,使“脏乱差”变为“绿净美”;根据村庄区域环境特点,推行“微改造”,见缝插绿,提升绿化增量,然后串绿成林、串点成线、串美成景,实现村庄风貌的整体改观。2018年以来,旧住村累计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发动外出乡亲捐资200多万元,全村实现雨污分流、巷道硬底化、集中供水全覆盖,建成中心文化广场、党建公园、滨江长廊等21个项目,打造休闲绿地2个、景观路5条和美丽庭院4个。
——与带动经济发展相结合。在结合河岸绿化和沿河滩涂荒地整治中,旧住村引进企业,投资3000万元建设恒康生态园;通过对绿化美化后的部分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出租,打造乡土夜市,包含了20多个摊位和10多家休闲娱乐、餐饮小吃门店。
绿美生态建设工作,丰富了村庄的经济业态,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2024年,恒康生态园接待游客达20多万,营业额达280多万元。而和美宜居环境使旧住村成为网红打卡地,年吸引游客超过25万人,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6万元。
“从规划提升到实现常态长效,旧住村还探索出3种模式,进一步解决村庄绿化谁来种、谁来管以及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刘平准说。
——党员干部带头捐资认管。开展“一个党员一棵树”行动,发动党员带头捐款、认种认养,示范带动群众纷纷参与绿化美化工作;依托“党建+”积分超市,实施党员种植积分奖励。其中,“绿化党建三级网格”则明确每个网格由一名党员干部作为网格长,负责网格内绿植养护与日常监督,解决长效管护问题。
——引进农业企业投资参与。目前,旧住村引进外出企业家创办广东恒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约180亩的特色果蔬采摘园;发动旧住村农业种养合作社开发130亩闲置土地,打造甜油柑、荔枝种植基地,实现“由绿到美、由美到富”迭代升级。
——整合盘活村集体资源。通过整治灰寨河两岸滩涂地,建设了滨水绿地空间和生态农业观光园;通过复植复垦、反租倒包等方式,激活100亩荒废山园、30亩旱地和多处闲置鱼塘;整合多渠道资金和土地资源,建设12间共460平方米旅游商铺,发展夜市经济;联合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深圳市康源臻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合作协议,打造2000多平方米的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基地。
来源: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