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永州:田间布设诱捕器 绿色防控促丰收

    央广网永州5月19日消息(记者杨清 通讯员周艳梅 曹慧璎)眼下,正值早稻禾苗生长关键期,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高标准农田里,一排排白色杆子挺立在秧苗间,杆顶的白色诱捕器随风轻晃,成为田间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近年来,冷水滩区通过推广性诱捕器、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为全区水稻筑起“生态防线”,既降成本又保品质,走出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冷水滩区伊塘镇庙山村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央广网发 周艳梅 摄)

    “诱捕器是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二化螟的雄蛾,从而阻止二化螟雌蛾与雄蛾的交配,降低虫口密度,达到群集式灭虫的效果。”在冷水滩区伊塘镇庙山村双季稻万亩示范点,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查看二化螟性诱捕器的使用、运行情况,并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对早稻田进行病虫害防治。

    插在田中的诱捕器(央广网发 曹慧璎 摄)

    “安装诱捕器以后,稻叶更加厚实油亮,虫眼几乎看不见。”永州市传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健对这项无害化防虫技术赞不绝口。“今年,我们在400亩核心区装了诱捕器,每亩安装1个诱捕器,效果可达90%以上,防虫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解决。”曾健说道。

    太阳能虫情监测仪(央广网发 曹慧璎 摄)

    为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安全,冷水滩区农业农村部门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病虫害监测点,安装太阳能虫情监测仪和智能诱捕设备,及时发布病虫害情报,并根据这些信息精准制定防控策略,以有效防止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工作人员正在安装二化螟性诱捕器(央广网发 曹慧璎 摄)

    “今年我们冷水滩区农业农村局主要在伊塘镇龙井村、上岭桥镇阳山观村两个万亩示范片安装了约3000套二化螟性诱捕器,可以每亩减少20%的(农药)使用量,提高稻米的品质,保障了农田生态安全。”冷水滩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唐建春说道。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