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联盟提15项建议 聚焦无人机操作牌照交通监管

      图: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昨日提出15项建议,重点聚焦无人机操控员牌照要求、空中交通监管、事故调查标准等议题。

      【大公报讯】记者秦英伟报道:政府现正就低空经济相关法例进行修订,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LAEA)昨日(20日)提出15项建议,重点聚焦无人机操控员牌照要求、空中交通监管、系统与数据信息安全与私隐保护、事故调查标准等议题。

      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此次建议旨在支持政府为低空经济建立明确规则与安全底线,让无人机技术在物流、智慧城市等场景中真正发挥效用。她强调,香港需借鉴内地及国际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法规完善与技术创新,将低空经济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葛珮帆表示,将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民航处小型无人机令,聚焦在三个关键领域,包括将小型无人机的有效载重限制从目前的25公斤放宽至150公斤;允许超视距飞行;及赋权民航处处长在符合民航安全的前提下容许载人的“先进空中运输系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试飞。

      针对工业用无人机操作的智能化特点,联盟建议设立区别于传统模式的“专业级无人机操控员牌照”,要求驾驶员掌握程式设计、系统逻辑管理及信息安全风险应对能力,确保其能驾驭具人工智能(AI)决策功能的半自主机械设备。未来的无人机操作员不仅是飞行控制者,更是智能系统的管理者,联盟指出,新牌照将推动行业从单一操控向“编程+安全+平台协调”的多重能力转型。

      倡加强数据传输与设备管理

      联盟又提出加强数据传输与设备管理,包括要求运营商采用端对端加密传输飞行指令与影像数据,确保人工智能(AI)决策系统通过对抗性攻击验证,并要求工业用无人机植入政府发行的电子凭证作为法定的唯一电子认证,结合实体二维码,实现设备身份远近双重验证。此外,联盟建议建立“无人机影像拍摄与数据保存标准”,严格规管云端存储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杜绝个人信息滥用风险,确保公众权益与数据主权。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