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无人机视角看到了,并且录制视频取证了!”近日,孝顺镇综合执法队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将建筑垃圾偷倒至华金街与新城路交叉口。经核查,该车辆未办理清运核准手续,孝顺镇综合执法队队员立即立案查处。这是区综合执法办依托孝顺镇无人机“云上巡查”项目,无感智慧执法的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3月以来,区综合执法办以“非现场执法”为驱动,联合孝顺镇政府创新推出无人机巡查治理新模式,通过“空中鹰眼”实现全域精密化管控。截至5月14日,无人机累计飞行465架次,巡查里程达3469.2公里,拍摄高清照片27499张,精准发现并处置问题点位188个,推动基层治理从“人力巡查”向“智能监管”跨越。
针对农田、林区、城乡结合部等传统人力巡查盲区,孝顺镇综合执法队布设多台无人机及智能巡航站点,实施24小时不间断飞行巡查。在严店村、市基村等地,无人机通过坐标定位与影像留证,快速锁定在建农房违建、渣土偷倒等行为,同步至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为执法提供精准依据。
在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无人机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与三维建模地图无缝对接。孝顺镇综合执法队队员马熠演示了最新上线的智能研判系统:“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系统能自动识别17类违法行为,案件平均响应时间从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以内。”依托AI视图识别技术,系统对80%以上事项实现“数据核验免检”,减少入企检查260次,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此外,项目试飞以来,已查处多起秸秆焚烧、建筑垃圾违规倾倒等案件,监管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0%以上。
这种“非接触式”执法成效显著:农田违建发生率同比下降42%,渣土违规倾倒量减少68%,累计为企业节省迎检时间超1500小时。孝顺镇某企业负责人陈先生表示:“既保持了监管力度,又减少了对正常经营的干扰,这种‘无感式'管理我们非常支持。”
目前,孝顺镇已部署两座无人机机场,重点覆盖集镇及企业集中区域,围绕构建工业园区“无感”执法体系,聚焦三色分类分级监管指标,对工业园区开展自动巡航检查,切实减少入企行政检查频次,构建“天地一体”的协同治理网络,实现管住风险、无事不扰。
区综合执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对超标排放等涉企高发违法场景进行AI分析、识别、抓取,以科技赋能提升执法精度。
编辑: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