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小满时节,正值水稻分蘖、拔节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易发多发和防治的关键时期。连日来,龙马潭区抢抓农时,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实现精准施药,让田间管理变得轻松高效、节能环保。
5月20日,在龙马潭区双加镇凉坳村,伴随着一阵阵旋翼转动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无人机操作手的熟练操作下腾空而起,沿着稻田匀速飞行,机身下的喷淋喷出白色的雾化农药,均匀地洒向稻田的每一处角落。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翻涌成绿色波浪,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工喷洒农药一天只能完成10亩地,无人机一天能喷洒200亩地,是人工喷洒的20倍左右,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无人机操作手李爽介绍,无人机不仅解放了生产力,并且可以增强农药对农作物的穿透性,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有效减少对土地的不利影响。
“相对于以前人工背着一个药水桶满田跑,现在一架无人机不到半天就完成了洒药作业,真是帮我们节省了不少成本和人力,还高质又高效。”凉坳村村民毛宪国站在田埂上笑着说道。
“目前早稻已进入拔节期,晚稻正处于分蘖期,田间管理重点围绕病虫害防控展开。当前,二化螟、稻水象甲等虫害对水稻生长构成主要威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一方面组织无人机对水稻开展飞防作业,推广无人机植保技术;另一方面抓实各项田间管理措施,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全力保障水稻丰产增收。”龙马潭区农技站副站长任灵巧介绍。
近年来,为筑牢粮食安全根基,龙马潭区持续深耕“科技+农业”模式。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田并大田”“单季改双季”等举措,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同时大力推广无人机飞防、机械化耕作等现代农业技术,让“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供图/供稿:泸州市龙马潭区融媒体中心 罗兴)
编辑:王海静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