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一年新增物种233个 一级保护动物增至8种

    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全文记者张希)5月22日,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发布年度生物多样性报告,过去一年,公园新增物种233个,一级保护动物增至8种。

    过去一年,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惊喜不断:去年11月24日,观鸟爱好者在新济洲某水域拍摄到了三趾鸥;去年12月5日,工作人员通过监测系统发现子母洲沼泽湿地上有两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这是该公园首次发现丹顶鹤;去年12月16日,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头秋沙鸭;去年12月23日,在子母洲一处水域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鸿雁。

    今年3月5日下午4时,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公园开展科研工作时,又通过无人机在再生洲区域发现两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这是南京市首次观测到白枕鹤的踪迹。

    公园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的湿地生物本底资源调查发现,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生物种类由去年的1704种增加到目前的1937种,新增233种。从分类看,维管束植物由去年的584种增加到目前的638种,鸟类由223种增加到231种,其中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64种(动物54种:Ⅰ级保护8种、Ⅱ级保护46种。植物10种:Ⅰ级保护3种、Ⅱ级保护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4种、易危物种12种、近危物种5种。蜉蝣、底栖等生物增幅也较大。

    目前,每年在湿地定期栖息水禽超过7万只,其中东方白鹳、花脸鸭等6种珍贵水禽在公园范围内已形成稳定越冬种群,数量超过全球区域种群数量的1%。去冬今春,来新济洲湿地公园越冬的花脸鸭达到6.5万只以上,东方白鹳则达到250多只。随着丹顶鹤、白枕鹤等鸟类落户新济洲,公园一级保护动物增至8种。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