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铸弹簧质量护蓝天

      赵中博
      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飞机加厂的工作车间里,每一个零件都承载着飞行的安全与使命,而我所学习的弹簧制作工艺,虽看似渺小,却在飞机的复杂机械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跟着魏文师父学习的这段日子,让我对这小小的零件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航空领域的匠心精神和质量坚守有了全新的感悟。
      弹簧的制作工艺,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就拿车绕这一基础工序来说,初次见到师父操作时,我心想,这不过是在车床调好参数,然后进行绕制罢了,看起来实在轻松。师父熟练地在车床上设定好各项参数,一根弹簧在他的操控下逐渐成型,每一圈的间距均匀,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我不禁赞叹。
      然而,当我自己上手时,才真切体会到其中的艰难。我按照师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机床,满心期待能顺利绕出合格的弹簧。但实际操作起来,问题却接踵而至。不是弹簧的螺距不均匀,就是在绕制过程中出现卡顿,导致弹簧的形状发生偏差。我手忙脚乱地应对着各种突发状况,心中的挫败感也越来越强。这时我才明白,看似简单的车绕工艺,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经验,每一个参数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弹簧的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公司践行“生命至上、用户第一、质量制胜、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师父便是这一信念的忠实践行者。在质量把控上,他从来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师父常说:“咱们做的弹簧,是要装在飞机上的,关乎着飞行员的生命,绝不能为了省事,放过任何一个不合格产品。”
      师父不仅在质量上严格要求,还毫无保留地将他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我。他教我如何根据不同的材质和使用要求,精准地调整车床参数,如何在绕制过程中通过手感和听觉判断弹簧是否存在问题,如何对制作好的弹簧进行细致地检测和修整。
      学习制作弹簧的这段时光,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和对质量的敬畏之心。我深知,在航空制造领域,每一个零件都关乎着生命与安全,我们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守护蓝天的安宁。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以师傅为榜样,以质量铸就航空安全的坚实防线,为我国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