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位于中国西部的四川省、陕西省等省份,凭借较好的航空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低空经济,机遇无限。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是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角逐的新领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技创新的新赛道。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热度持续攀升。这不仅凸显了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下,作为全新的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正以迅猛之势在西部地区崛起,成为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抢滩“低空蓝海”,起飞正当其时。西部地区发展低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从一架架无人机穿越黄土高原的沟壑,将树苗精准投送至陡峭的造林点,到成都淮州机场,搭载着生鲜水果的固定翼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业,完成跨省低空物流首航,再到新疆石河子市的直升机载着游客掠过天山山脉,开启低空旅游的新视界……这些场景是低空经济在西部地区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在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逐中,西部地区正全力以赴打造低空经济西部高地,书写低空经济发展壮丽篇章。
西部地区低空经济的加速布局,不仅得益于深厚的产业基础,更得益于政策东风与技术创新形成的双重助推。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从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及低空经济……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下,各地纷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四川、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专项政策,构建起“天空之城”的制度框架。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最大起飞重量800公斤级的固定翼无人机系统,具备高原全天候作业能力;重庆亿飞智联的eVTOL飞行器EH216-S,具有高载荷能力和高效能,能够安全地在高海拔地区飞行……这些突破性进展正在改写西部航空产业版图。
乘势“起飞”,西部低空经济“飞”向新风口。以创新为翼、以应用为舵,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正在重塑西部发展的底层逻辑,重新定义西部发展的可能性边界。当无人机穿梭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当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划过城市的天空,一个立体化、智能化、融合化的低空经济新图景,正在西部大地徐徐展开。这不仅是产业变革的机遇,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把创新、政策、人才的“油门”一踩到底,走好走实低空经济“飞跃”之路,让加速“高飞”的低空经济“飙”出西部新速度,低空经济必将托举起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新梦想、新未来。
编辑:牛霄 校对:袁玥 责编: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