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pproperty 4wyPMaHWlw2025-10-29 18:50:40李桂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记者今天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新组织开发完成的95个国家职业标准目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在95个新的国家职业标准中,51个属于生活服务类,占总数的54%。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翟涛表示,“十四五”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颁布了328个国家职业标准。新组织开发完成的95国家职业标准,主要有以下特点:满足新职业快速发展需求;这批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9个是近两年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满足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培养需求。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些新兴领域人才需求旺盛,人社部加大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职业标准开发力度,这批国家职业标准,有37个属于重点领域,包括先进制造类19个、数字经济类6个、绿色经济类3个、交通运输与低空经济类9个。当前,养老护理、婴幼儿托育、家政服务、生活服务等民生领域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社部适应新需要、新期待,持续开发民生领域相关职业标准。
翟涛表示,目前发布的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了职业技能要求,国家职业标准对从事该职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工作要求等作出规定,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职业能力图谱,劳动者可以对照标准,了解从事这个职业“应该会什么”“应该掌握什么”。
国家职业标准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的基本依据,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培训教材,规范培训过程和教学内容,保证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国家职业标准明确评价考核基准,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此外,国家职业标准保障职业发展权益,国家职业标准为劳动者指引了职业发展路径,也提供了晋升职业技能等级依据。在很多用人单位,员工的薪酬等级、岗位津贴等,都与职业技能等级直接挂钩。
“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可以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技高者多得。”翟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