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粮油单产提升!四川金堂小春生产亮新招:油菜毯壮苗移栽首推规模化

    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官倉街道新水碾社區油菜示范基地內農機轟鳴、人頭攢動,金堂縣2026年小春生產現場會在此舉行。這場集“現場觀摩+技術培訓”於一體的活動,既是全縣小春生產的“動員令”,更是推進糧油單產提升、推廣農業“四新”技術(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具)的關鍵舉措,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專家到場指導,各鎮(街道)農業技術人員以及種植大戶代表參加活動。

    在200余畝油菜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省農科院作物所專家鄭本川的講解讓參會者眼前一亮:“這台移栽機作業的油菜毯壯苗,原理與水稻機插相通但難度更高,今年是金堂首次規模化示范!”這片昔日“稻麥輪作”的噸糧田,如今創新轉型“稻油模式”,通過與省農科院、省農機院深度合作,成為小春生產先進技術的“集中展示區”。

    “人工一天栽1畝,機械化移栽能達50-60畝,效率是人工的五十倍以上!”金堂縣農業農村局糧油產業站副站長王斌現場算了一筆“效率賬”。隨著油菜規模化種植推進,精量播種機、毯壯苗移栽機等設備正成為田間“新主流”,為農戶“省力氣、搶時間”。

    針對多年困擾當地的“水稻遲收+華西秋雨”導致土壤濕、農機難作業、播期推遲等痛點,省農機院專家彭曉琴現場演示“少耕起壟抗濕直播技術”,農機駛過泥濘田塊,起壟、播種一氣呵成,為抗濕播種提供“金鑰匙”。基地另一側,50余畝稻田油菜耕種肥一體化精量直播示范田長勢喜人,鄭本川蹲身詳解播種深度、肥料配比等技術要點:“今年全縣推廣5000畝這類示范,這片田的好長勢全靠技術細節把控。”從人工移栽到無人機飛播、精量直播,油菜播種技術的迭代升級,正是金堂追求“輕簡、高質、高效”農業的縮影。

    現場還篩選出2個以上適配金堂氣候土壤的油菜新品種,抗病性強、出油率高的特性讓轉龍鎮農技人員興奮不已:“配上機械化技術推廣,肯定能幫農戶多賺錢!”

    在隨后的培訓會上,金堂縣農業農村局部署2026年糧油生產任務,明確以“大面積單產提升”為核心,聚焦品種優化、技術推廣、農機保障三大重點。專家們圍繞小麥出苗期查苗補苗、油菜苗期間苗定苗及病虫害防治等關鍵技術授課,現場解答“油菜凍害防控”“小麥除草劑使用時機”等實際問題。

    “2000多畝高標准農田全程機械化,人工成本降10%-15%,產量提升10%左右!”竹篙鎮耕澤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夏龍偉分享的“機械化實踐經驗”引發共鳴。官倉街道種植大戶更是信心滿滿:“以前靠經驗,現在看了機械移栽、抗濕直播,聽了專家和大戶分享,心裡有底了!今年20畝油菜田全用耕種肥一體化精量直播技術。”

    “抓好小春,就是穩住全年糧食安全的‘第一關’。”金堂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現場會通過“專家引路、現場示范、大戶分享、集中培訓”模式,讓先進技術“看得見、學得會、用得上”,打通技術推廣“最后一公裡”。下一步,金堂將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持續推廣油菜毯壯苗機械移栽、抗濕直播等技術,擴大優質品種種植面積,力爭2026年小春糧油單產再上新台階,同時組織農技人員開展“一對一”田間指導,讓機械化紅利覆蓋更多農戶。(榮農)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責編:高紅霞、薛育建)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