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委”會議必研究平安穩定,是泰安市泰山區上高街道岔河村雷打不動的規矩。從曾經負債500萬元的“混亂村”,到如今摘得“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桂冠,岔河村的蛻變,始於黨組織將平安穩定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以前小區一晚被偷過5輛摩托車。”11月13日,記者在岔河村採訪,村黨總支書記安其鵬回憶。這件事觸動了他,也催生了村裏的第一支巡邏隊。在村黨總支帶領下,岔河村不僅組建了8人的專業巡邏隊,還成立了由20名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泰山義警”隊。村裏特意請來特警,利用一個冬天培訓格鬥、擒拿,“一兩個小夥子根本近不了身”。
“泰山義警”隊的隊員都是轄區企業的員工,為解決義警“隨叫隨到”的問題,村黨總支推動村企黨建共建,贏得企業支持。“現在村裏一旦有事,一個電話,5分鐘內他們就能到。”安其鵬説。
如今,專業隊固定巡、義警隊靈活巡,兩支隊伍在黨組織統籌下默契配合,岔河村已十餘年未發生偷盜事件。
社會治安巡查巡邏是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今年,泰安市委政法委在總結基層實踐的基礎上,歸納提煉出基層社會治安巡查巡邏8類模式,並在全市推廣。
“我們提供的8類模式就像一份‘菜單’,老舊社區、新建社區、經濟強村、薄弱村等都能‘對號入座’、按需點單。”泰安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楊成棟介紹,“村(社區)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複製’最合適的模式,讓巡查巡邏更精準高效,讓居民安心、群眾放心。”
新泰市新甫街道西西周南村地處城鄉接合部,村“兩委”不僅要服務本村1800名村民,還要管理3個破産單位的5個駐地小區,村情複雜,過去盜竊、鬥毆等案件時有發生。
為此,村裏專門成立了巡邏隊。隊員們身兼三職:巡防治安、收集信息、調解矛盾,目標就一個——小糾紛當場解決,大問題立即上報,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快響應”。
為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泰安市在村級強化綜治功能建設,由村支書擔任綜治中心主任,配齊治保隊伍,推動法官、民警、律師等專業力量下沉,形成“村級吹哨、部門報到”的聯動機制。
“我們設有遠程視頻調解系統,向上可直接聯通市級綜治中心。”村黨支部書記張燦良説。目前,該村通過巡防已累計解決問題上百件,村風村貌煥然一新。
做好巡查巡邏,既要靠“人防”,也要靠“技防”。泰安市積極推進鄉鎮“全域智能巡防”,建立全域感知數字化治理&&,構建“高空瞭望+低空雪亮工程+地面智能卡口”三級監控體系。
在新泰市樓德鎮綜治中心,“嘀嘀嘀”的報警提示音不時響起。綜治中心主任武文峰隨機點開一條,屏幕上立即顯示事件詳情、現場圖片和定位地圖。這是“智慧樓德”全域感知數字化治理&&的應用場景。&&通過10處高空監控,對森林防火、秸稈禁燒、國土監管等重點領域實現精準監管。在通信鐵塔上還安裝有無人機巢,無人機可自動充電、定時巡航。
目前,泰安市所轄3755個村(社區)已全部建成綜治中心;2841名基層警務力量下沉村(社區),1163名法官、檢察官等專業力量包聯村(社區);成立鄰里聯防小組3.8萬個;全市“義警”隊伍規模達11萬人,群防群治大格局初步形成。今年以來,全市村級化解矛盾糾紛數量佔比56.16%,同比上升8.72%;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發案數分別下降12.3%、10.8%。(記者 王洪濤 劉濤 通訊員 崔文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