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日报玉林头条|广西唯一!国家级制种大县向种业强县迈进

    新闻眼博白县是广西唯一的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水稻制种亩均收益是普通水稻的2—3倍,但杂交水稻制种工序繁杂、技术要求高、制种成本高。

    如何降本增效?以打造杂交水稻“种业强县”为目标,博白县持续推动政策、资金、资源向制种产业倾斜,持续提升种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耕、种、收等主要环节社会化服务全覆盖。11月19日,广西日报玉林观察版头条关注博白水稻制种推进全程机械化。

    广西日报玉林观察版。

    视频:记者 张钰斌 见习记者 廖梓伊

    初冬时节,在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博白县,杂交制种水稻陆续迎来收获尾声。金黄稻田里,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从事水稻制种20多年,今年最省事。从插秧到烘干,全流程用上了机械。”11月18日,站在田埂上,博白县绿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感慨道。

    刘志是博白县的水稻制种大户。今年,他与广西兆博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在该县东平镇合江村共建300多亩全程机械化制种示范基地。广西兆博种业在插秧、赶粉、植保等环节为基地提供机械化服务。

    “经测产,在受台风影响较小的合江村,全程机械化制种产量比人工方式提高约1/3,亩产达270.2公斤。”广西兆博种业负责人陈国强介绍。

    这是博白县积极推进水稻制种耕、种、管、收等环节全程机械化的生动缩影。博白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制种的水田面积达20万亩,是全国少有的能够实现同田双季制种的区域。

    位于博白县东平镇合江村的全程机械化制种水稻示范基地。记者 张钰斌 摄

    从20世纪80年代起,博白县开始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常年水稻制种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一直是广西最大、华南重要的水稻制种基地,为广西乃至华南地区的粮食生产作出重要贡献。受益于此,博白县连续多年获中央产粮大县奖励,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双杂制种南繁基地、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2年3月,该县荣获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荣誉称号,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水稻制种亩均收益约2000元,是普通水稻的2—3倍。与普通水稻种植不同,杂交水稻制种要在同一片田块,种上父本和母本两种秧苗,工序繁杂、技术要求高,插秧、赶花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工,种植成本高,每亩约为1600元。

    工程师正在为种业智慧监管服务平台扩容。记者 张钰斌 摄

    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强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依赖传统人力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制种产业的发展需求。

    如何破解产业发展堵点,降成本、降风险,让农民愿制种?博白县以薄弱环节补短板为重点,推动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生产托管项目,实现了杂交水稻制种区的耕、种、收主要环节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博白县农机中心主任刘亚东介绍,该县已拥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76家,从育秧、机耕、机插、施肥、病虫害防治、机收等生产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种子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水稻制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5%。

    位于博白县博白镇水佳村的无人机巡检系统。记者 张钰斌 摄

    制种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当地持续改善水稻制种基础生产条件。博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秋华表示,该县近年推进“高标准农田+水稻制种”模式,打造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制种基地4万亩。

    “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种植效率是当地水稻制种产业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陈国强介绍,博白县与广西兆博种业联合打造1000亩核心示范基地,集成机械化有序插秧、智能化机械赶粉、无人机精准植保等先进技术,构建“耕、种、管、收”全链条智能化作业体系。

    此外,基地通过“示范引领+技术培训+成果推广”模式,组织制种主体开展标准化培训和现场教学,为该县种业全程机械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与人才支撑。

    博白县冠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烘干机开足马力为群众烘干稻谷。博白县委宣传部供图

    不止于种、收环节,该县搭建种业智慧监管服务平台,推动水稻制种从“凭经验”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变。

    “水稻制种是项精细活。”博白县种子管理站站长李泰旺介绍,一粒水稻种子从播种到收获约需110天,需经历制定父母本播差期、花期预测、除杂、人工辅助授粉等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精细管理。

    “以扬花授粉环节为例,纳入平台监管的制种基地,通过无人机低空巡检系统,实时监测制种水稻状态,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最佳授粉时间,实现精细化管理。”浙江托普云农公司项目负责人韩玉龙介绍,目前,该县已在6个制种基地安装此类智能设备129套,全面实现了对气象、虫情、苗情的智能化监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博白县杂交水稻制种种植面积由2022年的3.2万亩跃升至4.5万亩。依托国家级制种大县平台,该县全面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力争到“十五五”末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6万亩,形成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新闻眼博白县是广西唯一的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水稻制种亩均收益是普通水稻的2—3倍,但杂交水稻制种工序繁杂、技术要求高、制种成本高。如何降本增效?以打造杂交水稻“种业强县”为目标,博白县持续推动政策、资金、资源向制种产业倾斜,持续提升种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耕、种、收等主要环节社会化服务全覆盖。11月19日,广西日报玉林观察版头条关注博白水稻制种推进全程机械化。广西日报玉林观察版。视频:记者 张钰斌 见习记者 廖梓伊初冬时节,在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博白县,杂交制种水稻陆续迎来收获尾声。金黄稻田里,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从事水稻制种20多年,今年最省事。从插秧到烘干,全流程用上了机械。”11月18日,站在田埂上,博白县绿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感慨道。刘志是博白县的水稻制种大户。今年,他与广西兆博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在该县东平镇合江村共建300多亩全程机械化制种示范基地。广西兆博种业在插秧、赶粉、植保等环节为基地提供机械化服务。“经测产,在受台风影响较小的合江村,全程机械化制种产量比人工方式提高约1/3,亩产达270.2公斤。”广西兆博种业负责人陈国强介绍。这是博白县积极推进水稻制种耕、种、管、收等环节全程机械化的生动缩影。博白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制种的水田面积达20万亩,是全国少有的能够实现同田双季制种的区域。位于博白县东平镇合江村的全程机械化制种水稻示范基地。记者 张钰斌 摄从20世纪80年代起,博白县开始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常年水稻制种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一直是广西最大、华南重要的水稻制种基地,为广西乃至华南地区的粮食生产作出重要贡献。受益于此,博白县连续多年获中央产粮大县奖励,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双杂制种南繁基地、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2年3月,该县荣获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荣誉称号,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水稻制种亩均收益约2000元,是普通水稻的2—3倍。与普通水稻种植不同,杂交水稻制种要在同一片田块,种上父本和母本两种秧苗,工序繁杂、技术要求高,插秧、赶花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工,种植成本高,每亩约为1600元。工程师正在为种业智慧监管服务平台扩容。记者 张钰斌 摄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强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依赖传统人力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制种产业的发展需求。如何破解产业发展堵点,降成本、降风险,让农民愿制种?博白县以薄弱环节补短板为重点,推动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生产托管项目,实现了杂交水稻制种区的耕、种、收主要环节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博白县农机中心主任刘亚东介绍,该县已拥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76家,从育秧、机耕、机插、施肥、病虫害防治、机收等生产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种子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水稻制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5%。位于博白县博白镇水佳村的无人机巡检系统。记者 张钰斌 摄制种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当地持续改善水稻制种基础生产条件。博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秋华表示,该县近年推进“高标准农田+水稻制种”模式,打造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制种基地4万亩。“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种植效率是当地水稻制种产业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陈国强介绍,博白县与广西兆博种业联合打造1000亩核心示范基地,集成机械化有序插秧、智能化机械赶粉、无人机精准植保等先进技术,构建“耕、种、管、收”全链条智能化作业体系。此外,基地通过“示范引领+技术培训+成果推广”模式,组织制种主体开展标准化培训和现场教学,为该县种业全程机械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与人才支撑。博白县冠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烘干机开足马力为群众烘干稻谷。博白县委宣传部供图不止于种、收环节,该县搭建种业智慧监管服务平台,推动水稻制种从“凭经验”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变。“水稻制种是项精细活。”博白县种子管理站站长李泰旺介绍,一粒水稻种子从播种到收获约需110天,需经历制定父母本播差期、花期预测、除杂、人工辅助授粉等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精细管理。“以扬花授粉环节为例,纳入平台监管的制种基地,通过无人机低空巡检系统,实时监测制种水稻状态,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最佳授粉时间,实现精细化管理。”浙江托普云农公司项目负责人韩玉龙介绍,目前,该县已在6个制种基地安装此类智能设备129套,全面实现了对气象、虫情、苗情的智能化监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博白县杂交水稻制种种植面积由2022年的3.2万亩跃升至4.5万亩。依托国家级制种大县平台,该县全面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力争到“十五五”末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6万亩,形成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OCR:席西日起 玉林观察 15 博白水稻制种 视点 北流市 7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投产 向“机器总动员”迈进 日,北流市总投资2913万元的7个村限集体经济项目集中坡工投户, 本报讯(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邓盛龙通请员陈用)近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张赋见习记者廖精伊通讯员康静黄注文用 在大(场)有 化,超校实施农业生户社会化服务和生产托管 项目,实现了杂交水柘制种区的轉、种、软主 提供止岗位700多个,为村民提供“家门口我业”积会。 手驾驶欣割机束国穿枕,软割、脱松一气可成,日间 要环节社会化服务全质盖,博自贵农机中心主 引擎,通过闲置盘活、称准化厂房建说、优质企业进,让材级 地头一系管忙。 从事水稻制种20多年,今年最省事,从括获到 规76家,从育、扎楼、机、施肥、病生害 任划亚东介级,该县已携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 基体济从“能血”向“血”型。 此次说工股产的了个项目中,各材宽组频创新联建模式,通过 收 九博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在硬县东平镇合江村共建 刺科积械化水手的提齐,得益于当地持续 插秩、超粉、植保等环节为基地提供机械化服务。 300多富全程机械化制种示范基地,广西先博种业有 改善水稻制种基础业产杂件,博白县农业农材 村状“付基体控段·乡元参税”植式,准成“石福好”股份制养殖基 “经别产,在受台风影响较小的合江村,全程 图·水稻制种”模式,打造了早能温、漫能排的 地,满户后可年增收40万元。 城化制种产量比人工方式提高约1/3,窗产达2702公 斤广西九博种业负责人陈国强介绍。 博白县气温和、 冬菜抢鲜上市 插晚、智化机旺粉、无人机精准植保等先 制种,军年水稻制种种植面税稳定在3万窗左右,一 进肢术,构建“、种、管、收”全链条智能 化作业保系。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张框斌通讯员卢文 直是广西最大、华南重要的水幅制种基地,为广西乃 此外,基地通过“示范额·技末培训·成 和现场数学,为该县种业全程机核化提供可复 的采收手,在诀县婴阳镇中江村的显某种植基地,农户们证 时下正值各累上市旺季,兴正县备大不基地经来管忙 衣抓家时间收制、分苏,装车,民重果运往冷保祥基地。 获国家级制种大县(水柜)荣营称号。是广西唯一 作物生产全程机 单3月,银备 天此身荣的县 水括制种言均收显约2000元,是营通水福的2一3 站站长李泰介绍,一粒水朽种子从播种到软 “水能种是项细活,”博自县种子管理 获约需10天,级历制定父导本播差期、花期 目前,使是第种面积600室,建有500多平方 块,种上文本和导本丙种映,工序智、技术要 求高,插狭、赶不等际节黄要大量人工,种植成本 预剂、除杂、人工辅地质粉等际节,哥个际节 莲某。以其优质的品质和良好的冷服条件,典业塞某额列 的冷库及生产加工车间、可存究相当于2000首地产业的 农业机械完是科热理衣、加 以村的先人机地始系统 生持各师 组水 了全国各地的享商前来购。 过年来,共业县通过“公司企业·会作社·基地·农 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择。 货伟统人为生产模式,准以适 在现代制种产业的发展需求。 前,博自是杂交水制种种植面积由2022每的3.2万 成本、降风险,让家民原制种 说备129需,全面实践了对气象、虫情、蓄情的智能化 王龙介绍,目前,块县已在6个制种基维安装此类管款 富新升至4.5万富,保托国家硬制种大县平台,使县 博日县以第羽环节补班板为重 全面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识备,为争割“十 0. 五五”求孕交水制种面积达6万富,形成种止全产 E元. 扫码看视频 点,推动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食安全。目 业发票新格局。 师自制种术药池来事放 木薯网上俏卖 电业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邓盛龙通讯员张桐手 ,高山技的不美的来 暑破土面出,被整书地堆放在目金上。 们证忙啡挥著来花: 的叶舒有利用份值,每天都会窄秘购商上门统一软购, 任卢美清笑著说,“管心木基粉膜无准,没有苦味,而且它 产品不丝卖 动用边30户农户稳定业。 本 “以新审批发高收购,价格压律备,还容黑滞铺,现 揭悉,目最容县种楼木暑达15万言,预计今年产值达 户 老(员) 我在 玉州区 报记者进 一现场 五色白撒溢清香 12万元。 精 准 广西元-广西目握记者强组式实习生曹堂场文/用 古法茶油滋润百姓生活 监 调直工作,一场图绿水裕机秋的 楼组化“伴检”在玉州区的图间 入, 地头情然展开。 多了一步上色的环节,经过淘洗、 与伴统自要制作技艺相比,彩色自要在制作过程中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象进维通员昌地期 测 五州区九兴区端性水户 王绍美将新制带狂翌齐排列在节挥里,不一金儿,紧色 型、晒旺、过等多道工序,这登要经将查油锅中宽 为 出-个岁的 丰秋季,个大饱清,鱼泽红润的油要是压弯核头,空气中 初是时节,陆川县沙潮疆长沙村3000余盲油茶林痘来 水 的机硬过,怡各输络 你着心人心脚的果香。 姚长著河英的指间。 豫成小山,气西 ,长是的是使点象,户日手持 稻 的能开,无人机在目换上空返 ,只留下整齐的品家和机碎进 白又称米蕊,是王格超待宾享不可或缺的件统美 “大家都说我的白要清香不上火,”池上一盘 竿,服枝头,费通的确茶果便如用点涂落。 飞行 实时监别收割进程与霜 “、禄、寿,著”等志祥要庆字样,既美味又室意吉祥。 茶,激笑著说, 、红红文火。 “厘大家的日子,都像这自量,又香又 机 情 3: 在监戏场,农机胶术人员 收 为付让自接上“彩衣” 的相在等的长,工径天 5000多公斤要果,大数将200公斤应右的茶油,年软入 减 到王,移等人 万元左有 艺,当地榨油实型守“辰壳、打松、萍粉、炒粉、蒸者 小小油茶果疑化为需茶油,商不开精港的加工技 损 样区内届在程里的籽粒、得头 蒙花、学蓝萃慰制成企色计滚,为白耀染上色彩。 份。2019年,抛自拿制作白整,开首试用从家乡费来的空 增 上水脱净的各粒状及徽浴在地 去年我做的五急日赠上了央视,找我订购的人就更 “古法·技”的洋庆融合,不仅保留了古活茶油的香鲜 面的每 玉州区农业 海积程创导材民盘注阅置山地,将 效 机械化服务 中心工作人员度规 布保孩与王林马债的美食捶向更选的地方 外。为战,地添里了真空包装机,以便将这份融合 行精组除 据标准公式计算出毒 现称查:开 户农户投身油茶种植,点全村家脂心数的一年 零产业、户户课发果”的乡村据面香正徐徐展开。 一期 “经违取12个取样区别算,平均接失事仅 安照天活 00年的压央 长沙材党支部书记徐王军介绍:“本地油茶种植已有 3000业有 费动了较争户 球展示著温别教据,“这个数字不仅备子自治它 为1.78%”使显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规行的·不高于:%”的作业标准,地比往年有 所降伤,”降机细料,相当子开导了增户地动 端 的“无形自目”,让丰收的果实更乡地装满群众的 子”

    OCR:离西雪 客户端 1

    OCR:步镇 基地 预估南产(kg) 博白镇 博白镇水佳村享民· 140 综目分析 气象监酒 墙情监测 虫情监测 白县气象分析报售0928 申核 博白县气象分析服售1005 [申核 博白品气象分析银售1012 审核 爆白昌气象分析银售10 廣西雲客户端

    OCR:廣西雪宫户端

    OCR:房西雲宫户端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