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赋能警务 构建智慧防控婺城琅琊无人机引领立体化防控

      

      清晨的金华市金兰水库,一架警用无人机轻盈掠过,清晰的声音回荡在水面:“这里是一级水源保护区,禁止拉网捕鱼。”生态警长齐一平正带领“生态义警”队伍开展日常巡查。空中无人机与水上巡逻艇协同作业,共同织就了一张生态保护的“天罗地网”。这是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琅琊派出所深化科技赋能警务,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立体防控体系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琅琊派出所坚持以科技驱动警务变革,以警用无人机为牵引,积极探索“空中巡查、地面联动、智慧研判”的立体化防控新路径,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生态守护、应急救援、民生服务等领域成效显著。

      立体防控:从山林守护到治安巡防

      在生态警务领域,无人机扮演着“空中哨兵”的关键角色。它们与生态警长、义警队伍紧密联动,实现对辖区内水源地、林区的全天候、全覆盖监管。

      今年以来,无人机已在多次救援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5月,两名驴友在婺城琅峰山迷路,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且手机电量告急。民警迅速启用无人机,快速锁定被困人员,通过空中喊话安抚情绪并引导地面救援,成功化解险情。8月,一名八旬老人在农田劳作后失联,无人机网格化搜索周边山林,最终协助民警在树林中发现老人。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现了无人机在复杂地形中突破视野局限、实现精准定位的能力,体现了“人机协同、响应灵敏”的低空警务新模式。

      在治安防控方面,“空天地”体系同样大显身手。夜幕下,警用无人机常态化升空巡逻,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锁定目标、持续跟踪,并迅速向附近地面警力发出指令,实现精准处置。这种“空中+地面”的立体巡防模式,有效覆盖了地面警力难以触及的盲区。今年以来,该所累计开展无人机巡防300余次,治安防控网络愈发严密。

      实战淬炼:体系化运行效能凸显

      为提升协同作战能力,琅琊派出所联合琅琊镇“农雀”无人机队及村级治保力量,常态化开展立体化应急救援演练。各方熟练运用无人机搜索、空中喊话定位、紧急物资精准投送等功能,快速锁定并救助“被困人员”,充分检验了“空天地”一体化低空运行体系的实战效能。

      大型活动安保也是该体系的重要应用场景。在婺城区第三届“鸿泰杯”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现场,无人机化身高空“瞭望塔”和“调度员”,实时监控人流、车流,助力警方及时调拨力量、疏导秩序,保障活动安全有序。

      服务延伸:科技惠及民生

      琅琊派出所还将无人机应用延伸至民生服务领域。每逢上下学高峰期,民警利用无人机在校园门口及重点路段进行空中值守,喊话疏导交通,提醒家长即停即走,与地面护学岗形成“空地一体”护学新模式,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在法治宣传方面,无人机变身“移动宣传站”,通过高空喊话、悬停播放等方式,循环向群众传播反诈、防盗、禁毒等安全知识,以新颖的形式提升了宣传覆盖面和吸引力。

      从守护绿水青山,到精准应急救援;从立体治安防控,到温情校园护航,琅琊派出所将无人机应用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科技兴警,并非为了替代人力,而是为了让人的力量运用得更精准、更高效,让对人民群众的守护更全面、更到位。”琅琊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无人机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探索,为平安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空中力量”。

    责任编辑:许珂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