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河南省获奖选手宣讲交流活动举行

      11月21日,“技能照亮前程,豫見精彩未來——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河南省獲獎選手宣講交流活動”在鄭州舉行。本次活動邀請無人機系統、養老護理、餐廳服務、自主移動機器人等7個項目的獲獎選手登&,結合自身真實經歷,講述技能學習中的堅守與突破,分享成長路上的蛻變與收穫。

      “2019 年中考落幕,我沒能考上高中,身上被貼了各種標籤,高中都上不去了,以後能有啥出息。但當時16歲的我心裏只有一個念頭:不服,我一定會有出息。”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水處理技術賽項金牌獲得者盧毅,憑藉精湛技藝在國賽一舉奪金,從“沒出息”到全國第一,用實力走出了一條屬於新時代技能人才的成才之路。

      &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每一份成功背後都有着無數汗水的付出。

      無人機系統賽項金牌獲得者王鈺航回憶起備戰全國大賽的過程,“規則頻繁調整,標準不斷更新,這對我們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以不變應萬變,王鈺航決定用超量的訓練彌補不確定性。“記得最艱難的時候,我們連續一個月每天訓練超過14小時。”王鈺航説也正是這種極致付出,最終比賽中能夠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為了備戰三屆國賽,自主移動機器人賽項金牌獲得者介明鑫和楊奇瑞開啟“魔鬼訓練”模式——早上7點半進實訓室,訓練到半夜12點。為解決“機器人因代碼冗余校準時間達到了2~3秒”的問題,曾連續12小時不休,重構算法,最終將校準速度控制在0.8秒,也曾一頭“鑽”進場地6小時,只為找到最優雷達激光算法,最終將複雜場景的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8%。“我們一直相信,只要不放棄,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介明鑫説。

      技能的接力棒在熱愛中傳遞,在堅守中延續。正如養老護理賽項金牌獲得者李孟芳所説:“選擇技能之路,就是選擇用雙手開創未來。那些曾與技能‘較真’的每分每秒,都將沉澱為最堅實的底氣,技能之光照亮更多人生賽道。”(記者 劉盼盼)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