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逐梦 “祥云”翱翔——国产载人飞艇“祥云”迎来商业化新突破

      ◎本报记者 于紫月

      近日,AS700“祥云”载人飞艇喜获18架新订单,这是迄今为止国产民用载人飞艇领域的最大单笔订单,昭示着市场对国产先进航空产品的充分认可,也为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祥云”载人飞艇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以下简称“特飞所”)自主研制,是我国首款按适航规范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其成功研发与市场化推进,对于完善我国通用航空器谱系、拓展低空旅游新业态具有重要意义。“祥云”载人飞艇乘坐体验如何?安全性保障用了哪些“黑科技”?还有哪些应用场景?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最佳高度俯瞰大好河山

      “祥云”载人飞艇总长50米,最大航程700千米,可搭载10人。该飞艇凭借“低空慢飞、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在100—300米的最佳观景高度,让游客俯瞰祖国河山大好风光,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

      “飞得低、飞得慢、飞得稳,这些优势可以让‘祥云’载人飞艇在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特飞所“祥云”载人飞艇飞行员林宏表示,飞得低、飞得慢能让游客看得清、看得细。此外,“祥云”还飞得十分平稳。“不少乘客下飞艇后都说比坐船还要稳,而且飞行噪音较小,属于可接受的范围,有乘客还在飞艇上打电话。”他说。

      多种“黑科技”提高安全性

      安全性是航空器的生命线。

      “飞艇的安全系数是比较高的。”特飞所“祥云”载人飞艇副总设计师王斌斌告诉记者,从航空器升力部件分析,固定翼、旋翼飞机的升力面皆为薄而扁平的翼型,而为飞艇提供升力的囊体则是近乎球状的,因此飞行中无论气流从哪个角度迎面而来,飞艇都不易发生严重的气流分离险情,可有效避免失速坠艇的危险状况。

      王斌斌进一步介绍,“祥云”载人飞艇用了不少“黑科技”来保障安全性——气囊采用高强度、低泄漏、耐低温、抗老化的非金属多层复合材料,可有效保证主体结构安全性;具有氦气应急释放、镇重水应急抛投功能,在飞艇完全丧失动力或操纵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使飞艇缓慢降落,保障乘员安全;采用矢量控制技术,推力矢量可从-120°到+90°转向,这不仅能让飞艇具备垂直短距起降的能力,还能在飞艇动力异常时辅助控制飞艇升降,安全性显著增强。

      还可用于地质探测、城市安保

      “目前‘祥云’载人飞艇主要应用于低空观光旅游。此外,我们还在积极拓展地质探测、城市安保等应用‘版图’。”王斌斌说。

      在科研探测与测绘领域,飞艇平稳的飞行平台可搭载高精度测绘设备、遥感传感器等仪器,执行区域地质勘查、林业资源监测、大气环境采样等任务。尤其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无人机有较多的金属部件,会对其搭载的观测仪器造成干扰,而“祥云”载人飞艇绝大部分都使用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可有效提高勘查数据的准确性。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此前湖北荆门的一场演唱会上,该飞艇便加装安保设备,化身为“安保员”。其胖墩墩的形象甫一亮相空中,就为热烈的现场又添了“一把火”。

      王斌斌表示,“祥云”载人飞艇的商业化落地,将有力带动从研发制造、运营维护到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的全产业链发展,成为撬动我国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它的翱翔,预示着我国通用航空“飞艇时代”的序幕正徐徐拉开。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