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阳泥溪镇:“数字引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初冬时节,云阳县泥溪镇的黑木耳菌棒整齐列队,柑橘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这片丰收景象相呼应的,是镇“141”基层智治体系指挥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流。近年来,泥溪镇以“141”基层智治平台为核心驱动,深入推进治理现代化与产业振兴的融合,为乡村产业发展全链条注入强劲动能。


    在石蛋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收冬耳。村党支部书记李扬通过手机登录“141”平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行情等信息一目了然。“系统分析显示周边区域黑木耳种植规模有限,我们据此果断扩种了2000多椴优质冬耳,预计可增收3万多元。”李扬介绍,“数据帮助我们精准定位,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这得益于泥溪镇充分发挥“141”平台的数据整合与分析优势,打破信息壁垒,为产业科学规划装上“智慧大脑”。平台汇聚的多维度数据,结合智能算法,成功助力泥溪镇构建起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多元协同发展的“一主两辅多特色”产业格局。


    联坪村的柑橘园上空,无人机正沿预设航线巡检,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果实转色情况,数据同步传回镇指挥中心。“当前是柑橘转色关键期,平台根据数据指导我们进行精准疏果和科学施肥。”镇产业发展负责人表示。


    该智治平台深度融合物联网、无人机巡查等技术,对全镇产业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等进行全天候监测。一旦系统识别异常,立即向管护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指导快速处置,实现了从传统“被动应对”向现代“主动预警”的转变。同样的科技力量也惠及畜牧业。平台整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专家资源作为技术支持力量,为养殖户提供在线咨询、疫病诊断和技术培训等服务。“专家通过平台就能远程查看现场情况,及时指导我们防控疫病、科学饲养,心里踏实多了!”养殖大户汪洋满意地说。这种“科技+专家”的模式,为全镇畜禽健康养殖和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家人们看过来!今天给大家推荐我们云阳泥溪的宝贝——麦香浓郁、口感筋道的杨氏面!”在合作电商平台的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推介当地特产。这是泥溪镇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依托“141”平台构建的线上线下融合产销体系的重要一环。


    线上,平台整合电商资源,设立农特产品专区,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偏好,精准推送产品信息,积极开展直播带货、团购秒杀等营销活动。紧扣云阳县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平台集中上架了15款片区特色农产品,开辟“线上预售+产地直发”等快捷通道,带动杨氏面、腊肉、香菇等线上销量增长超5万单,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体验过平台服务的外省企业家王辉称赞道:“智治平台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力量惊人,其覆盖供需的多元化信息渠道,极大增强了我们在泥溪镇投资兴业的信心。”


    泥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平台应用,探索数智技术赋能产业链延伸的新路径,扎实推动“生产在村、加工在镇、增收在户”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为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新篇章。(黄榴婷)




    (责编:陈易、刘政宁)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