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玮航CTO张磊:应急救援领域进入无人智能化时代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

    据悉,本届博览会吸引到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顶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应急救援、智慧安防、防灾减灾等领域的3000余件前沿装备与技术,其中120件突破性创新产品为全球或亚洲首秀。AI预警系统、智能消防无人机、模块化水域救援机器人等"黑科技"重磅登场,将在城市安全治理、极端天气应对、跨境协同救援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进程。

    活动期间,北京玮航科技有限公司CTO张磊接受了新华网专访,分享了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创新性展品以及如何应对未来应急救援的挑战与困难。

    新华网: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在应急管理和救援领域的应用?

    新华网: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在应急管理和救援领域的应用?新华网: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在应急管理和救援领域的应用?

    张磊:新质生产力我们认为,技术核心就是硬科技。低空经济相关飞行器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实践形态;传统意义上,我们看到应急救援领域目前主要的装备还是以机械化人为操作为主要方式,但在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后,我们认为应急救援领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的迫切需求,和存在的公共安全隐患之间的矛盾;随着科技进步,应急救援领域也要实现快速的无人化和智能化,我们在各行各业都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新质生产力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应急救援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难题,而这也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提升我们的应急救援装备来解决这些难题。

    新华网:博览会上有哪些展示新质生产力的案例或产品?它们对于提高应急管理和救援水平有何作用?

    新华网:博览会上有哪些展示新质生产力的案例或产品?它们对于提高应急管理和救援水平有何作用?新华网:博览会上有哪些展示新质生产力的案例或产品?它们对于提高应急管理和救援水平有何作用?

    张磊:装备的无人化,包括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和机器人,通过无人化的装备如果能够代替消防员更多去执行任务,无论是对于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率,还是降低消防指战员的伤亡,都有巨大的好处。决策的智能化,各类智慧指挥系统和智能解决方案,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将有巨大的优势。

    新华网:今年带来了哪些特别引人注目或者具有创新性的展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独特之处?

    新华网:今年带来了哪些特别引人注目或者具有创新性的展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独特之处?新华网:今年带来了哪些特别引人注目或者具有创新性的展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独特之处?

    张磊:我们带来的是解决高层建筑火灾的涵道风扇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产品,也可以认为是下一代消防灭火无人机,

    传统意义上,高层建筑灭火装备主要是消防车,我们一般从三个维度去评价消防车,一个是高度跨度指标,也就是能不能“够得到”火源点,其二是作业能力指标,包括喷水作业以及负载能力;其三是整车尺寸和质量指标。我们发现随着对高度和跨度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消防车的尺寸、质量和价格大幅增加,我们定义为“刚性”连接技术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消防需求,于是出现了车载系消防无人机,通过“柔性”连接替代刚性连接,从技术原理上的升级换代。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