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旗帜下的新时代四川应急队伍:练硬功、扛硬活、打硬仗,防风险、抗灾害、保安全!|镜观四川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宇 摄影报道

    5月14日至5月16日,为全面展现“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工作成果,挖掘红色精神与科技赋能结合经验,营造防灾减灾良好氛围,四川联动陕西开展“重走长征路 探访应急发展新成就”主题采访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深度挖掘四川、陕西两省红色地标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应急管理实践的历史渊源,系统展示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红色基因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活动注重以史为鉴、以科技为翼,突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全灾种智慧防控、区域协同救援等特色亮点,引导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应急管理现代化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5月14日,采访团走进雅安市宝兴县。一场山地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正在开展,演练模拟一名游客在在夹金山游玩时不慎失足受伤,失去行动能力,急需救援。

    “十四五”期间,四川以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急难险重任务的处置能力,通过实施基层防灾项目支持市县乡三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建设,有效整合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乡村两级应急队等救援力量4800余支24万余人,形成县域“1小时”和乡镇“半小时”应急救援响应圈,此外还将民兵应急力量纳入每年全省综合应急演练,通过演练磨合机制,提升军地联动效率。

    5月15日,采访团在甘孜州泸定县见证了一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演练,队员们身着专业的救援装备,迅速集结,模拟应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

    近年来,甘孜州通过“人防+技防”模式,推动无人机在灾前预警、灾中响应、灾后评估的全流程应用,为守护高原生命线注入科技动能,而四川在加快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力量方面也有诸多亮点。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无人机集群、AI算法等技术的深化应用,将进一步筑牢灾害防控体系,四川目前已完善大型固定翼飞机、多型直升机与无人机高低搭配、远近结合的航空救援装备配备,同时科学布局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和直升机简易起降点,动态部署航空应急救援力量。租赁森林航空消防飞机,根据灾害事故发展态势,科学动态调整布局。此外,四川还推动7个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支持雅安市、甘孜州等地建设直升机停机坪,在重点林区建成直升机起降点20个。在演练、实战中完善大型固定翼飞机、多型直升机与无人机高低搭配、远近结合的航空救援装备配备体系。

    5月16日,在冕宁的广袤森林与草原之间,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演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冕宁县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新时代应急队伍面对自然灾害时迅速响应、高效处置能力的生动展现。90年前,在彝海边上书写了一段结盟佳话;90年后,红色旗帜下的新时代应急队伍将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怕苦难,英勇奋斗,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守护人民幸福安宁生活。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