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2025 年三季度报告:1)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1亿元,同比增长11.02%;归母净利润2.94 亿元,同比增长29.59%;扣非归母净利润2.78 亿元,同比增长26.17%。2)分季度看:2025 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8 亿元,同比增长14.80%;实现归母净利润1.06 亿元,同比增长41.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1 亿元,同比增长27.37%。25Q1、Q2 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3、7.21 亿元,同比分别+0.03%、+19.05%;归母净利润0.92、0.96亿元,同比分别+1.65%、+56.75%;扣非净利润0.90、0.97 亿元,同比分别+0.15%、+64.11%。3)经营效率: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6.92%,同比提升3.02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2.74%,同比提升1.71 个百分点。2025Q3公司单季毛利率38.03%,同比提升5.07 个百分点,净利率13.68%,同比提升2.8 个百分点。
两机业务持续高景气,助力Q3 业绩增长提速。2025 Q3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0%,环比增长2.2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10%,环比增长9.80%。
Q3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且环比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公司在财报中明确指出,利润的显著增长主要系本期“两机”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增加所致。
此前,公司在中报中披露两机业务在手订单超过15 亿元,我们认为Q3 起正是前期订单密集交付和业绩兑现窗口期,业绩迎来高增拐点。
新兴领域多点开花,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除两机业务外,公司在新兴领域的布局亦亮点纷呈,为长期发展打开想象空间。核能与核聚变方面,公司是“华龙一号”核一级主泵泵壳等关键部件的供应商,受益于国内核电审批常态化,公司已与合肥能源研究院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核聚变堆偏滤器等核心部件,卡位未来终极能源赛道。低空方面,公司多年前瞻布局低空领域,相关技术与产品趋于成熟,已覆盖先进制造到运营服务的主要环节,随着未来与翊飞航空等客户订单的逐步交付,有望消除对整体业绩的拖累并转为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1)盈利预测:我们维持25-27 年4.0、5.3 及7.4 亿的盈利预测,EPS 分别为0.59、0.78 及1.08 元,对应PE 分别为70、53 及38 倍。2)公司布局四大方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能新材料、低空)均属未来战略级新质生产力。我们再次强调深度报告观点:我们认为公司“两机两业”市场空间大,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可转债项目达产后有望进一步巩固优势、提升附加值、带来利润可观增量;而公司布局低空经济较早,或将迎来收获期,可视为未来增长期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募投项目不及预期、低空经济政策不及预期及低空飞行器安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