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依规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前提。得益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公平、透明、稳定的发展环境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今年1-10月,长沙市望城区涉企检查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60.5%。与此同时,截至今年10月,全区企业总量39558户,同比增长11.5%。
以“减法思维”增添企业活力,算出一本优商“加分账”。近年来,通过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大监督力度、突出问题强整改,“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执法面貌既减轻了企业负担,也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严监管,规范检查程序
制定年度涉企检查计划、书面通知企业检查具体事宜、现场登录“湘易办APP”以“扫码入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以来,检查人员主动“报计划”“亮码亮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从之前每月3到4次检查,到现在几个月1次的日常检查,不仅检查次数越来越少了,检查完还会让我们反馈评价,简单又贴心。”迎检切实感受到变化,湖南运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点赞道。
入企行政检查“一步到位”、流程“丝滑”,离不开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硬举措”。
今年3月,望城区政府出台《望城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二条”措施》,列出涉企行政检查行为的负面清单,要求涉企行政检查要做到“五个严禁”“八个不得”,为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围绕“十二条”措施,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细化了检查事项、检查程序、检查方式等内容,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我们首先对检查主体与检查资格进行清理和规范。”望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清理,全区共有37个行政执法主体具备涉企行政检查资格,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告并动态调整。全区各单位开展执法人员培训40余场次,全区在岗执法人员较2023年增加74%。
明确了“谁能查”,严格限定检查主体资格,能够从源头上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的问题,而要进一步规范执法,则需流程制度上下功夫,答好“怎么查”的问题。
一套完整的涉企执法检查清单和检查计划备案公示制度已在望城区建立落实,各行政执法机关每年制定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并通过湖南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以来,全区22个行政执法单位和街镇公示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共计532项,公示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共计172项。
聚合力,加强问题监督
“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记载存在不准确、不规范、不完整等情形,该案裁量基准不明确……”一起物业未执行政府指导价处罚案中,望城区司法局根据线索,对该案案卷不规范、结案严重超期等问题给予反馈,相关单位自查自纠,第一时间修订完善了处罚决定书,并同步优化了办案时限预警机制。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望城区司法局成立专项工作专班,通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强化问题线索排查,为全区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针对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行为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重点问题,望城区制定下发《望城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聚焦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和行政执法问题突出、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部门,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
“我们整合法治调研督察等八个科室人员,印发专门通知组建20人工作专班,推动工作落实,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按照紧盯重点、各有侧重、形成合力,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强力整治突出问题,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并取得成效。”望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提升覆盖面,确保监管及时不缺位,区司法局认真梳理全区涉企行政复议、诉讼案件、12345热线平台投诉案件和行政执法案卷,从中排查可能存在的执法问题线索。目前已对26个执法单位开展问题线索排查,上报关于乱查封、乱检查等问题线索24条。
善治理,创新监管方式
9月至10月,望城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教育局、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等多部门配合,对全区登记的校外托管机构联合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抽查比例为10%,共计抽查23个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托管机构营业执照规范使用情况、食品经营许可管理情况、是否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治安保卫技术防范情况、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办理情况、建筑房屋机构隐患排查……
综合查一次,省事又高效。综合全区八大领域监管事项,望城区商务局、住建局、应急局、教育局等牵头部门制定备案了年度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方案,全年计划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20次。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本质是为了让合法经营的企业‘无忧’经营、‘轻装’上阵。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推行‘综合查一次’、优先采取非现场‘无扰检查’等措施,大大减少了企业迎接检查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望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何为“无忧检查”?即将可以通过书面检查、信息共享、无人机和远程监控智慧监管、大数据采集分析等方式实现有效监管的事项,列为“无扰检查”事项,行政检查主体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
例如,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片区依托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平台,对危化品运输、生产、储存全链条实施在线监管,入企检查频次大大降低;区住建局充分发挥本部门智慧监管平台作用,远程抽查项目128次,预警隐患46处,非现场检查占比达30%;区农业农村局建立“远程检查+电子档案”机制,可以通过远程检查或现场照片对比确认的事项均不再上门。
规范行政执法为企减负,提升服务质效为发展增效。
随着望城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挂牌成立,望城区首推涉企执法案例汇编,聚焦企业经营全流程高频法律风险,筛选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劳动用工等26类重点领域涉企行政执法真实案例,既精准还原企业违法场景与执法部门法律定性过程,又明确整改方向与要求,为企业划出法律“红线”与“底线”。
“案例汇编是我们践行‘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理念的缩影。”望城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统筹协调与监督规范,通过法治宣传以案释法,帮助企业提高法律意识,认识到依法依规是降低运营成本、赢得市场信任的关键,推动法治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刘汕 刘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