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除高耗能制约 加速绿色转型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答好省委提出的“47问”,破解高耗能产业困局?安徽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入手,加快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拓宽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为发展绿色生产力,破解高耗能产业发展困局,省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分析研判我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用能现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泥、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设备更新,推广清洁能源,并统筹安排1.5亿元资金以“政府出钱、企业体检”的方式对全省755家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和升级改造,预计可节约813万吨标煤。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管理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园区为载体,探索推广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拓展风电、光伏发电利用场景,助力绿色转型。

    面对当前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困境,以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正以节能低碳实际行动,答好创新之问,乘着新型工业化的东风,淘汰落后工艺,加快“智改数转”,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记者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公司看到,企业聚焦生产过程中低温余热浪费、固废危废处置难等问题,针对性实施了低温余热发电、固废循环利用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每年节约天然气350万立方米,同时从冶炼废弃物中回收提取的金、银等贵金属,每年还能额外创造100亿元以上的产值。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科技创新部科研管理科科长陈秋

    重点加强对冶炼废渣、烟尘、废酸中有价元素的高效回收技术研究,目前我们冶炼系统各工序能效水平均优于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尽”,变废为宝。

    瞄准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怎样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除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安徽正进一步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从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制造标杆升级等6个方面制定重点落实举措,进一步擦亮安徽制造“绿字招牌”。在江汽集团新港生产制造基地,负责能源管理工作的王兵正忙着对他们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实时监测各个生产区域的用水、用电,以及环境监测等系统数据,自动计算能耗最优解,并以“零碳工厂”建设为突破口,扩大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提高绿电使用占比,从而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的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过高的问题。

    江汽集团商用车制造事业部能源管理业务主管王兵

    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建设有14MW的光伏,发电一年大概是1400多万度电,占我们园区用电的30%,单台(车)能源消耗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几,碳排放也下降了15%。

    与此同时,为答好创新之问,沿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径,安徽还加快培育壮大光储、氢能、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做大绿色增量。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73家、绿色工业园区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总数位居全国前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290多家企业根据节能降碳诊断报告,实施了750多个升级改造项目,节约标煤超过176万吨。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答好省委提出的“47问”,破解高耗能产业困局?安徽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入手,加快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拓宽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为发展绿色生产力,破解高耗能产业发展困局,省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分析研判我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用能现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泥、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设备更新,推广清洁能源,并统筹安排1.5亿元资金以“政府出钱、企业体检”的方式对全省755家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和升级改造,预计可节约813万吨标煤。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副处长周强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管理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园区为载体,探索推广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拓展风电、光伏发电利用场景,助力绿色转型。

    面对当前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困境,以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正以节能低碳实际行动,答好创新之问,乘着新型工业化的东风,淘汰落后工艺,加快“智改数转”,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记者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公司看到,企业聚焦生产过程中低温余热浪费、固废危废处置难等问题,针对性实施了低温余热发电、固废循环利用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每年节约天然气350万立方米,同时从冶炼废弃物中回收提取的金、银等贵金属,每年还能额外创造100亿元以上的产值。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科技创新部科研管理科科长陈秋

    重点加强对冶炼废渣、烟尘、废酸中有价元素的高效回收技术研究,目前我们冶炼系统各工序能效水平均优于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尽”,变废为宝。

    瞄准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怎样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除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安徽正进一步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从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制造标杆升级等6个方面制定重点落实举措,进一步擦亮安徽制造“绿字招牌”。在江汽集团新港生产制造基地,负责能源管理工作的王兵正忙着对他们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实时监测各个生产区域的用水、用电,以及环境监测等系统数据,自动计算能耗最优解,并以“零碳工厂”建设为突破口,扩大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提高绿电使用占比,从而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的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过高的问题。

    江汽集团商用车制造事业部能源管理业务主管王兵

    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建设有14MW的光伏,发电一年大概是1400多万度电,占我们园区用电的30%,单台(车)能源消耗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几,碳排放也下降了15%。

    与此同时,为答好创新之问,沿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径,安徽还加快培育壮大光储、氢能、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做大绿色增量。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73家、绿色工业园区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总数位居全国前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290多家企业根据节能降碳诊断报告,实施了750多个升级改造项目,节约标煤超过176万吨。

    OCR:周强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副处长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管理制度

    OCR:802 冠 66 出

    OCR:陈秋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科技创新部科研管理科科长 重点加强对冶炼废渣烟尘还有废酸中有价元素的

    OCR:JAC江淮汽车 日新江淮·创新之间

    OCR:王兵江汽集团商用车制造事业部能源管理业务主管 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建设有14MW的光伏(电站) 1 JAC

    OCR:2025年以来安徽省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 290 多家企业根据节能降碳诊断报告 实施了750 多个升级改造项目 节约标煤超过176万吨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