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洋创新(688191)首次覆盖:持续推动AI加行业战略目标 发布卫星拒止空间无人机

      本报告导读:

       
      公司是人工智能企业,在电力、水利等领域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并推出卫星拒止空间无人机,预计将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 予“增持”评级。智洋创新在电力、水利等领域落地AI 技术,并推出无人机新品,预计将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EPS 分别为0.28、0.37、0.49 元。我们结合PE 和PS估值方法,参考可比公司,最终给予公司目标价55.54 元。

       
      智洋创新是一家助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人工智能企业。①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形成了一站式AI 平台、大数据及数字孪生平台、智洋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AI 智能体(AIAgent)技术平台、AI 终端技术平台、具身智能无人机技术平台六大基础技术平台。②公司自电力行业拓展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起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步拓展至水利、轨道交通、新能源、应急管理等多行业领域。③过去5 年营收、研发持续保持增长。

       
      人工智能发展已到战略拐点,公司在电力等领域商业化落地。①当前,人工智能行业已迈入“技术深化与场景融合”双轮驱动阶段。②人工智能下游的应用领域众多,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公司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参与者之一,一方面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将人工智能在行业商业化应用的成功模式横向延展,积极拓展新的场景领域,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地位。③公司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已在电力、水利、轨道交通、新能源、应急管理等行业或领域成功商业化落地。

       
      智洋创新正式推出星隼SF-X1 卫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①该产品以“巡检无界?智守万物”为定位,凭借多模态核心技术与工业级可靠性能,突破卫星拒止环境作业限制,为基础设施巡检、高危场景探索、特种场景检测等领域注入智能新动能。②应用场景适用于桥梁、隧道管廊、供电站房等卫星拒止空间的巡检作业,地下矿洞、地下管线涵洞、管廊等密闭空间的测绘作业,大型船体、大型筒仓等特种场景的检测作业,基于具身智能技术实现无人机自动化作业,全流程无需人工干预。③具身大脑+运控小脑构建飞行智能体,具备三维态势感知,具身规划决策,运动控制执行能力。

       
      基于Dynamic 系列软件处理业务更加高效。

       
      风险提示:电力 IT 竞争加剧;技术迭代、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