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柚果飘香。在泸州市合江县真龙镇武民村,一片300亩的真龙柚林迎来了丰收季。与往年不同,今年这些沉甸甸的“黄金果”下山时,不再仅依靠村民的肩挑背扛。一架穿梭往来的工业无人机,正成为这片果园里最亮眼的“新农人”。
无人机运输真龙柚 摄影 苟儒君
走进基地,漫山柚树被果实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柚香,村民们正有序地采摘、分拣、包装。随后,一阵旋翼轰鸣声由远及近,无人机稳稳吊起几筐刚采摘的柚子,精准运送到集中点。
“采用无人机运输,效率更高,还大大降低了果子的磕碰损伤。”合江柚百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宗友介绍,这能确保优质真龙柚更快、更完好地送达客户手中。2022年,他承包下这片柚林进行规模化经营,预计今年总产量达20万斤,产值可达70万元。
真龙柚迎来了丰收季 摄影 苟儒君
合江县真龙镇供销合作社理事长范才治算了一笔效率账:“无人机1分钟—2分钟一趟,每趟能运180斤左右,一天轻松运输3万斤—4万斤。”作为核心产区,真龙镇供销社不仅购置了无人机,还培训了4名飞手,未来还将用于果树管护,科技赋能贯穿全程。
科技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打通了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有了高效运输保障,武民村真龙柚的销路越走越宽。李宗友说,除了传统批发零售,还通过参展收获订单,并正规划出口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让更多人品尝合江真龙柚。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惠及当地百姓。柚林的日常管护和采摘工作均由本地村民承担,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家门口”就业岗位。“我在果园一天能挣200多元,边务工边管理,一年收入3万多元,非常满足。”武民村2社社长陈宗杰说。
李宗友表示,自2022年接手果园以来,年均劳务支出约30万元,累计已超100万元,未来不仅要发展好产业,更要带动村民增收。
从肩挑背扛到无人机飞跃,从本地市场到扬帆出海,小小的真龙柚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载科技翅膀,飞越山岭、飞向世界,为这片田野注入无限生机。(文 甘露 苟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