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和培育航空产业园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14年第8期封面    编者按:本文为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14年第8期刊首语,本期 特别关注:“通航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航空导航引领飞行员”。

引导和培育航空产业园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14年第8期封面

    编者按:本文为《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14年第8期刊首语,本期特别关注:“通航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航空导航引领飞行员”。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背景下,建设航空产业园成为各地发展航空经济的重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 年底,我国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100 多个,航空产业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

  航空产业园作为航空经济的主要空间载体,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航空经济是全球化下市场配置资源和产业重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国家及区域产业发展重点;②航空经济具有科技含量高、投资大、知识密集等特征,是产业转移升级的重要内容;③航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制造、民航与关联服务等诸多领域,发展空间广阔;④产业园具有企业集聚、产业协调、空间优化、协同创新等功能,是航空经济集聚、功能整合、集约高效发展的重要选择。

  我国航空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①发展速度快,航空产业园由枢纽型机场所在城市向中小机场、通用机场等城市快速扩散,基本覆盖了我国除西藏、青海之外的大多数省区;②发展规模效应开始显现,部分园区航空经济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如北京顺义、郑州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③创新融合趋势明显,全国航空产业园在航空制造、航空运输通用航空、航空服务等主要类型基础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发展形态,对关联产业的融合不断强化;④逐步实现产城空间联动,一类为航空产业园逐步实现与城市产业的融合对接,引导城市发展,一类以航空产业园为核心,逐步实现产业、人口的空间集聚,形成新的城市空间。

  但总体上,我国航空产业园处于快速发展期,存在以下问题:①多数产业园航空及关联产业发展缓慢,企业入驻少;②多数园区占地面积大,产出效率低;③园区发展模式趋同化;④园区开发模式不合理等。主要原因为:①部分产业园依托航空主业不足以支撑园区产业发展,没有产生规模效益; ②园区产业与所在地区产业体系脱节,嵌入式明显;③受研发水平不高、航空运量较小、航空资源有限等限制,园区产业发展滞缓;④在园区开发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晰,市场驱动力较弱。

  航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具有国际化、开放性、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特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大力驱动、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航空产业园在我国具备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计,随着各级政府对航空经济支持和引导力度的逐步加大,产业园竞合将日益加剧,一批具有规模化、特色化、创新性的园区将脱颖而出,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为促进我国航空产业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实做好以下方面:①科学规划,正确认识机场所在区域的市场潜力、产业特征,在具备一定规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航空产业园区建设;②优化选择航空产业发展方向,实现航空产业与本地经济的融合;③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现状,合理控制规模,分期滚动开发,提升产出效益;④园区政府出台有利于航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新开发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为航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引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