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航“机务事件”看机务人才培养

  作者/杨铭华  前不久,网络报出深航出现了大批骨干被九元、吉祥挖角现象,引发深航“出招”应对,一时兴起不少波澜,民航机务再一次收到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

  作者/杨铭华

  前不久,网络报出深航出现了大批骨干被九元、吉祥挖角现象,引发深航“出招”应对,一时兴起不少波澜,民航机务再一次收到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

  民航的高速发展,就是这十来年的事情,一些大的航空公司,都通过合资、合作、自主开发等途径建立了自己的维修机构和人才培养体系,为自己所用的同时,客观上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如南方航空的GAMECO、国航的AMECO等专业维修机构,就是这些大型航空公司最典型的代表。

  然而一些小型的航空公司、新兴航空公司、外航和维修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来建立这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最省力的方式就是从大型的航空公司那里高薪挖人,这样博弈论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深航机务事件对于民航业从业多年的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而且近年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有通过猎头挨个打电话的,有通过同事、老乡联络感情的,甚至有开个招聘车、贴上煽情的话语和手机号码,堵在下班路上的,当然这种奇葩事件很快会被双方大佬所化解的;开出的条件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工资上涨是必须的;很多公司为了留住骨干,也是费尽心思,明里大会小会的,三令五申,私下和核心员工谈话、封官许愿的,效果如何,人人尽知。

  从宏观上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航空业各类人才的成长速度,人才供不应求,这是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不光机务人才,其他民航业各类人才都是各单位的顶梁柱,一个萝卜一个坑的。

  当然这些骨干跳槽也面临一定的困扰,虽说收入上涨,但是离开原有的氛围,专业知识的学习、技术上的提升就大打折扣,新创公司难以提供这方面资源;再一点,刚刚过去对方是有求于你,自然高薪高待遇的,但是当他们自己培养的年轻人逐渐掌握了这些绝活,过河拆桥的不少。

  企业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已经也管理界已经有了初步共识,企业是需要股东、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客户、社会六个维度来共同支撑的,六根柱子少一根都不行,人才培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企业要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人去实现,需要一大批的优秀人才百花齐放。机务人才的培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院校毕业,到独当一面,至少需要3-5年,想成长为该领域专家,至少需要15-20年,能够成长为专家的也只是极少数,这个过程一点不比飞行员的培养便捷。

  企业真正想要发展、壮大,必须尊重这种人才培养、提高的客观规律,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并长期坚持;把对人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靠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必然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对大型航空公司而言,确实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人才生态系统,确保自己的人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重用,人尽其才;其次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也需要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所以这也是中国业界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加是我们民航教育行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目前的CAAC 147学校,我认为就是大有可为的地方,理应成为未来优秀机务人员的摇篮和机务的黄埔军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