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克难奋进,圆满完成春运保障任务

                积极应对,克难奋进,圆满完成春运保障任务   

                积极应对,克难奋进,圆满完成春运保障任务
  

     2008年对国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2009年的开局对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充满了挑战。据统计,春节期间(1月25日至31日)共保证各类飞行1471架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1月31日保障本场航班飞行200架次、高峰小时25架次。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它凝聚着分局上下全体干部职工辛勤的汗水,奋进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智慧。它是龙江分局精神、龙江分局文化的体现。
  回顾春运工作,我们有一些体会。
  一、高度重视,明确重点,深入排查安全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源识别中得到启发,制定了《黑龙江空管分局危险源识别方案》,要求各单位以岗位、班组、科室、部门为单元,从人为因素、设备、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最终确定危险源为120项。其中,人为因素42项、设备37项、环境24项、管理17项。分局对每一项都制定了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实现了危险源识别的全过程管理。
  通过此项工作,分局对各类安全隐患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细化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统筹安排,有序推进,为保障安全创造有利条件
  分局注重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应对飞行流量大幅增加的情况,提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是开放地面管制席位。为缓解波道拥挤状况,分局于2008年3月27日正式开放地面管制席位。二是增设NDB仪表进近程序。为解决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和军航活动日趋频繁的矛盾,分局于2008年11月20增设了NDB仪表进近程序。三是开放进近管制区。分局自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在繁忙时段开放进近管制席位,减轻了管制工作压力。四是引接长春雷达信号。技术保障部提前了解相关的基本信息,制定了技术方案,顺利完成了引接长春雷达信号,弥补了本场雷达顶空存在盲区的缺陷。保证了春运开始前设备运行稳定。五是开发了飞行计划显示系统。技术保障部与民航二所积极协商,于2008年11月3日用先进的飞行计划显示系统(FDD)替代了原来老旧的电报处理系统,方便了管制岗位的工作。
  三、认真组织,措施得力,确保航班飞行安全顺畅
  一是加强军民航协调,争取军方支持。一方面“请进来”。1月6日,分局召开了军民航防相撞研讨会,邀请吉林空管分局、长春指挥所、空军第一飞行学院等单位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就哈尔滨、长春地区军民航飞行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共同提出了改进军民航协调工作的建议。另一方面“走出去”。1月21日和2月3日,分局航务管理部分别前往空军长春指挥所和一飞院,就春运和大冬会保障工作进行探讨。通过沟通交流,向军方讲明了我们面临的任务性质和存在的困难,争取到他们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达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二是预测飞行流量,合理整合资源。分局提前对春节长假期间(1月25日至31日)每天的飞行流量进行了预测,将数据发布给相关单位,做到心中有数。对一线运行单位的人员值班力量进行了合理安排。三是实行平行偏置,减少对头冲突。航务部采取雷达引导和平行偏置等手段,变“2条航路”为“4条航路”,减少进出港航班对头飞行。四是利用东部空域,打破流量瓶颈。塔台管制室灵活使用空域,充分利用军方没有飞行活动的间隙,开辟“第二战场”。指挥飞机直接加入偏置程序,打破了以往航班在水泉上空汇聚的瓶颈问题,大大加速了飞行流量。五是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飞行顺畅。区域管制室和塔台管制室配合默契,确保了平行偏置的顺利实施。
  分局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春运保障任务,得益于东北空管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东北空管局机关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相关兄弟单位积极协助。分局的主要做法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公式:

  识别风险╊努力争取╊持续改进=安全运行

  通过春运保障工作,分局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完善了应急机制,为进一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安全管理手段奠定了基础;通过春运保障工作,分局上下在战胜困难中赢得了主动,在开拓进取中增创了优势,但我们深知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把春运保障的业绩当作新的起点,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国庆60周年!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