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活着》—勇气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 依然热爱生活

    (通讯员 曹文涵)这是我第二次捧读《活着》这本书,读完后依旧久久不能平静,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初读时,只觉不忍,为何世间所有的苦难,都只留给了福贵一人?再读时,我却看到了他的平静与豁达,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可能就是福贵的全部意义。

    这本书讲述了徐福贵命途多舛的一生。徐福贵原本是个阔少爷,却因为嗜赌如命败光了家产,父亲被气死,母亲患重病而死,儿子有庆抽血过量而死,女儿凤霞难产后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得软骨病而死……至亲相继死去,福贵的命运也随着历史的动荡上下颠簸,只剩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中每个重要人物的死亡只用了寥寥几句话概括,仿佛在讲一件平常的事。作者余华用再简单不过的描述,使每个读者都感受到了福贵的无助和麻木。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不论是多么的凄凉与不堪,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在2002年的日文版自序里余华提到,“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煞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福贵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不论是他的父母、妻子儿女,还是女婿、外孙,每个亲人都曾给过他,我们所向往的幸福和爱。

    与福贵相比,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处在一个和平、稳定、富强的时代。祖国现在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与徐福贵所经历的年代的动荡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我想我们从未经历过真正的磨难,福贵这种面对不幸足够忍耐、身处逆境敢于重头再来的勇气正是我们缺少的。所以,当遇到困难、生活不尽如意时,不要自怨自艾,因为我们已经做到了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活着。

    王小波的作品《我看老届三》中有这样几句话:“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些坏事。好事我承受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

    我们应该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一些事物而活着。生命的无常本是自然,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追求美好,平淡是真,才能过好我们短暂的一生!

    无论生活有多艰难,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