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推出助航灯光智能管理“新系统”,解决应急检修“旧顽疾”

“值班员,南跑道跑边一回路电缆阻值降低,灯光可能亮度减弱。”

“收到,已定位助航灯光故障地点,马上检修。”

近日,在海南机场集团旗下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美兰机场”)跑道上,因雷雨天气产生雷击导致灯光外场电缆回路阻值降低,按照以往经验应该5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应急检修,然而这次实际只用了19分钟。这一效率提升的背后,源于美兰机场自主研发并于6月14日推出的助航灯光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系统。

全面摸排助航灯光运行情况夯实智能管理系统数据基础

助航灯光是一种能为飞机在起飞、着陆、滑行时提供目视引导而设于机场内规定地段的灯光系统,特别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时,能辅助飞机驾驶员安全起降。

截至目前,美兰机场南跑道助航灯光系统已运行了二十四年,面临着长期遭受风吹日晒导致的老化和适用性降低、难以快速找到应急处置所需的相关信息、故障排查时间过长等诸多问题,且以往助航灯光系统运行常在故障出现后进行排故与修补,未能完全做到事前预防。

若想通过系统实现有效风险预警,首要任务就得掌握美兰机场内所有助航灯光设备设施运行现状,构建出评价风险的等级模型。美兰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迅速组建党建攻关小组,争分夺秒利用航班结束后时间,通过对南跑道、滑行道步行采集灯箱点位信息,由点位信息串联构成核心电缆回路走向模型,同时通过党小组讨论风险指标结构树设计,再逐项明确电缆阻值、使用年限等评分标准,搭建出涵盖4个层级,300余项评价指标的助航灯光风险评价模型。

历时约1000小时,美兰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全面核实了5个灯光站点设备型号信息、确定了12600套外场助航灯具和11000套灯箱位置情况、摸清了长达768公里的114条回路电缆走向与物理性能。而除了风险预警,如何将风险指标与应急处置决策有机联系起来,使故障处置更加高效,也是一个难题。

针对外场电缆常见的接地、开路及站内低压失控等故障,美兰机场累计召开了近400次需求技术研讨、计划执行和技术攻关会议,经过3000余小时的日夜奋战,提炼出了行之有效的应急建议,结合原有应急方案及经验,重新编制了囊括助航灯光所有设备的6大模块应急处置方案并同步录入应急系统,为助航灯光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系统顺利上线打下坚实基础。

智慧科技赋能提高安全裕度提升应急处置效率与精确度

据了解,助航灯光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系统上线后,美兰机场正式迈入助航灯光运行管理“数字化”智能新时代,助航灯光前置化风险管理与事后应急处置实现全流程有机串联。

灯光技术员只需导入设备设施运行现状数据,系统便能通过预设公式关联计算不同场区、回路及设备的风险指数,动态跟踪单项设备设施及整体灯光运行的风险等级,再结合灯光技术员的日常经验判断、数据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校准、核验风险评价结果,就能达成机场内设备设施风险前置管控的安全目标。

以往,灯光技术团队需要全员铺开,争分夺秒游走在各区域排查故障。如今,故障产生后,灯光技术员们只需打开助航灯光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系统,美兰机场内的助航灯光设备状况即刻跃然手机屏上,改变了以往低效的排查故障模式,在系统内选定故障类型后将直接弹出相应处置方案,包括所需的处置人员数量、各应急操作流程、区域、抢修工具等任务内容,便于指挥员统筹并快速准确调度资源、安排应急人员凭对应工单落实相关工作,极大提高了员工对助航灯光的应急处置效率。

据统计,使用该系统可缩短超过50%的总体抢修时长,大幅减少了美兰机场助航灯光运行中排查故障原因的时间,最大程度提高了应急处置效率,为业内助航灯光应急处置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一个新系统和一种新体系。

展望美兰机场助航灯光风险控制与应急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前景,凭借着实时风险预警、精准查询故障灯箱位置、迅速获取故障处理所需信息与资源、高效完成突发应急故障处置等优势,可低成本、快速应用于海南机场集团旗下机场甚至全国各机场,解决制约机场安全运行的“瓶颈”难题,推动行业内助航灯光风险管控水平和故障应急处置效率的全面有效提升。

美兰机场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服务海南”的海控精神,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解决旅客乘机出行的各类难题,让更多旅客享受到智慧机场的建设成果,为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贡献省属国企力量。

 

通讯员:黄裕光、杜经鹏、李娴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