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民航|春秋航空王煜:机场建设一定不能“贪大求全”

“机场建设一定不能‘贪大求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向记者分享了最新提案。

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履职7年,王煜一直关注民航业发展。今年,他带来了5份提案,重点依然与民航发展有关。例如,优化机场选址和建设、加大中西部地区机场建设、缩短飞机截载时间等。

​此外,王煜还建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由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转移;树立“友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打通入境游“堵点”问题。

定位“错配”带来“两远”问题
“造成机场‘两远’问题的根源许多在于机场‘超需定位’。”王煜认为,不少地方政府贪大求全,把机场作为形象工程,不顾本地的区位和辐射、承载能力。即使主要是点对点需求,却都想把当地机场打造成国际枢纽。
机场的“两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机场越建越远,旅客往往需要提前3个小时以上出门;另一方面,机场的登机点远,旅客步行很久才能到达登机点。
枢纽机场土地消耗量大,市区周边很难有大面积的地块,这就造成很多机场由于枢纽定位,不得不远离市区选址。机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能与距离呈反比函数关系,机场定位“错配”所带来的“两远”问题,不仅消耗土地资源多,建造和运营成本高,旅客体验差,更大幅降低了民航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效率。
对于“两远”问题,王煜建议,机场的规划建设紧密切合实际定位和市场需求,并对投入产出效益进行评估。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对各地建造机场前的机场定位进行严格把关,将中转率作为枢纽机场建成后是否达标的重要衡量指标。
王煜还建议,机场选址靠近经济辐射中心,提高出行效率;机场候机楼建设规模适中,以实用便利、资源节约为主;借鉴欧美大都市“一场多楼”的经验。
“即便是大型枢纽机场,也尽可能采取‘一场多楼’模式,修建多个体量适中的候机楼,替代‘大体量、大跨度、高难度’大型单体候机楼,在方便旅客的同时,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王煜说。

进一步缩短航班截载时间
除了机场规划建设上避免候机楼体量过大,王煜还建议通过缩短航班截载时间,提升旅客体验和行业运行效率。
目前,大中型机场的航班截载时间一般在40~60分钟,很多旅客会额外预留时间,提前1~2个小时赶到机场,而机场一般又离市区较远,旅客往往需要提前3~4个小时出家门赶往机场。民航时间效率上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对此,王煜建议,优化流程布局,进一步缩减值机到登机的用时;更新技术设备,进一步提升安检效率;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鼓励快速过站,让更多航班停靠近机位,提升靠桥率,方便旅客快速登机。
“目前民航局已大力提升千万级机场航班近机位靠桥率,效果显著。建议改变机场按人头收费的传统方式为按资源使用时间收费,现有资源情况下提升廊桥周转率,从而提高靠桥率,节省旅客用时,提升乘机体验。”王煜说。

支线机场更适合中西部
避免建设枢纽机场,并不意味着要少建机场。对于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王煜建议进一步推动这些地区的机场建设。
王煜认为,中西部多属山区,山高路险,建造公路和铁路的难度大、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养护费用大,而航空运输快速高效,一条3公里的跑道即可连通全世界。
“加大中西部地区机场建设,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百姓交通出行的需要。根据民航局在2009年的测算,每增加一百万机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18.1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和5300个就业岗位,时至今日产生的效益将会更高。”王煜建议。
王煜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高铁一公里造价在平原大约为1.5亿元,中西部地区建造难度大条件差,不少地区县际距离上百公里,市际甚至县际之间高铁的建造成本就要百亿原之巨,而且运行和养护成本极高。
修建一个支线机场一般只需几个亿元,运行和维护费用也低很多,相对高铁来说“少花钱,多办事,效率高”。

建议树立“友好中国”国家形象
在关心机场建设的同时,王煜还带来了两份建议,分别是《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由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转移的建议》和《关于树立“友好中国”国家形象,进一步打通入境游“堵点”问题的建议》。
当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王煜建议,在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的同时,更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建设财政”转变为“民生财政”,逐年提高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增强有效消费需求能力,确保民生支出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相协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在入境游方面,王煜在调研后发现,当前我国发展入境游的主要“堵点”已从原来的签证、支付等便利性问题转变为友好的国家形象问题。
王煜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共商制定《2035“友好中国”国家形象营销计划》。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