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一落 稳中求进

中国民用航空网通讯员 徐小桩 报道:谁能想象,最初由人员拿着红色和绿色小旗指挥着来往飞机的方式,演变成由塔台管制员利用无线电与飞行员建立通信,通过目视和雷达监控飞行动态,调配安全间隔,指挥飞机滑行、起落。

“普通旅客感受到的主要是乘坐飞机时空乘人员的热情服务,咱们是幕后工作者。所以航班正常准点是咱们提供管制服务最直接体现。”这是自入职那天起,塔台前辈们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因此,提供优质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是塔台管制员的第一要义。

传说中一个管制员可以同时指挥飞机的极限容量,对北京机场一小时需要指挥大约94架次飞机起降的北京塔台管制员来说仅仅是日常工作的水平。几秒钟的决策指令,一条跑道的安全间隔,日以继夜的持续关注,是他们的职业信仰,是保障航班安全运行万无一失,尽力为社会公众和行业发展提供管制服务的责任担当。

空管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有利于空中交通网络顺畅运转、高效运营

“一定要跟机组通报好CDM离场时间,让他们做好准备。你再跟流量部门联系,能不能协调下时间。”每当遇到有军事活动,航班飞越、航路天气等原因限制造成航班延误时,我们带班主管就会叮嘱值席位的管制员。师傅们提到根据现在系统的更新限制分配和人工协调,计算每一架离场航班起飞时间,精确到分钟,能帮咱们省下不少事:“几年前,协同决策系统(CDM)还没有开发应用时,大家都是算出来的离场时间间隔,目的地机场要求8分钟接收一架,还有几架飞越,算上地面已经推出滑行的数量。要是赶上雷雨季,频率里守听的飞机能有近两百架,都得一个一个排序放行。计算方法必须熟练掌握。”

“管制技能要跟得上设备技术的发展,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专业本领永不过时”

进近和区域管制员利用雷达系统根据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及时发现和避免偏航的发生,向飞机提供雷达管制服务。塔台上配有雷达设备,场面监视系统SMAGS也是监控动态的手段,由于系统的延时性、受天气影响的不稳定性,成熟的塔台机场管制员告诫我们不能过分依赖电子设备,“你的眼睛就是雷达,必须不间断地循环扫视飞机,避免对头、滑错造成冲突。”遇到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时,要主动询问机组位置,双方建立情景意识,相互配合着避让冲突活动提高效率。

由于雷雨天气导致的航班延误在北京夏季十分常见。飞机需要绕飞终端区的天气,安全间隔调配问题造成离场缓慢,大量飞机进近着陆,停机位资源有限,地面滑行道上积压了大量飞机,本就运行繁忙的北京塔台管制室有更多情况需要处置。和进近管制单位协商不同于标准RNAV离场的程序,指挥机组进跑道观察天气情况,帮助滑回补油的飞机和机场部门协调新的停机位等等。二十四小时连轴运转的塔台里有一群辛勤工作的管制员积极协调,主动服务。

除保障正常的航班运行外,民航空管还根据国家的需要承担各类特殊飞行的保障任务。众所周知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奥运会10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作为奥运航空运输保障的重要一环,北京塔台管制员民默默奉献,圆满地完成了奥运会的空管保障工作。每一次特殊飞行任务,北京塔台都严肃对待,不畏困难、扎实工作,做到万无一失,确保空中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北京塔台积极响应民航空管锐意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的号召,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标准同步,综合保障能力、设备技术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未来,北京塔台管制员依然会在岗位日积月累的坚守,一起一落,稳中求进,保证航班的安全飞行,保证航班的正常运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