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管制技能的“二八法则”----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

  从《中国机长》的观影评论看,机长刘传健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空管系统外的朋友经常问:如果当天随机换一个机长应对这个突发状况,他能不能表现得和刘传健一样出色?

我的回答是犹豫的。朋友接着问:刘传健肯定比其他人出色,那大家都是考完执照获得机长的资质,刘传健强,到底强在哪里?

我觉得到这我有能力回答了。飞行行业和管制行业有一点是相通的,业务技能从某种角度上,分为常规流程技能和意外状况的应对技能两部分。

常规流程技能是指应对常见普遍的运行情景所需要具备的技能。由于这种运行情景频繁反复出现,机长或管制员可以通过训练,逐步积累经验。这些经验经过反思和逐步优化,就依次“沉淀”在机长(管制员)的经验库中,一旦遇到类似的运行情景,经验就会自动“跳出来”,指导机长(管制员)的日常操作。

但问题是,还有一种技能很难提高,这就是对意外状况的临场应对。影片中遭遇的座舱失压等意外状况非常少见,机长(管制员)不可能通过日常的工作实践沉淀相应的经验。

这里就涉及到高手与一般业务人员在技能上的根本差异了。这个差异就是意外小概率状况的有效应对技能。

刘传健在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机长”对于你意味着什么。刘机长的回答简洁而直接命中本质:“用大部分时间提高技能,用来对付万分之一概率可能出现的隐患”。

用20%的时间就能应对80%的情况,但是应对剩下的20%的意外突发情况,你需要用80%的时间去学习。这就是行业高手和一般人员的根本差异。

从这里我们能够领悟到:常规流程技能和意外状况的应对技能是两码事。那么经验怎样积累呢?

答案是经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主动在极端条件下练习就是个好办法。

怎样设计训练的“极端条件”?一个具体的方法是,在一个普通的危险源发生后,刻意设置不同的“系统状态”,以期产生不同的安全后果。比如花盆从楼上跌落(危险源发生),楼下有人和无人经过(不同的系统状态),就会产生不同的安全后果。2018年5月14日川航8633航班“驾驶舱风挡玻璃破裂造成座舱失压”本身是一个常见的危险源,应急流程中也有明确的程序应对,只要航空器紧急下降到3000米以下高度即可。然而当时危险源发生后的系统状态(航空器在海拔6000-7000米高度的青藏高原飞行),就不允许航空器下降到高度3000米以下,使对安全风险的处理陡然上升到高难度。影片在航空器返航紧急备降过程中又设置了“航线临近军方飞行区域”、“强对流天气”和“减速装置失效”等多个变量,增强“系统状态”的复杂度,将整个事件过程推向一个处置难度极高的“极端条件”。

我们的模拟训练不是拍电影,追求戏剧性,但是影片在情景设置(系统状态)中不断加入新的“变量”,提高事件处置难度,这种方式却为我们的培训设计开了脑洞,提供了可操作性。

另一个办法是从“别人的教训”中获得经验。别人的教训来自哪里,其实就来自我们空管系统经常开展的案例分析和安全教育。作为一个管制员,我们完全能够从案例分析的“只言片语”中脑补事件现场发生的具体场景,我们也完全能够体会到当事人的工作负荷和心理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客观地审视当事人的临场反应和操作过程,完全能够从管制操作的方案、时机和节奏多个层面,反思现场处置的最优解,在了解别人的失败的同时,积累自己的经验。

回顾《中国机长》,最深的感受是,无论飞行还是管制行业,应对平常情况的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新管制员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能够考取执照,通过放单考核,的确是走上了职业生涯的一个新起点,但如果天真地以为熟练地掌握平常技能,就认为自己过了关,那么他今后的职业生涯可能会非常危险。

现实工作中,一个管制员不可能在职业生涯中遭遇到所有的“意外状况”,建立无所不包的“经验库”,那么是不是就不可能出现成熟的管制员了呢?我们认为,判断成熟管制员的标准在于他的“认知”,他是否能清醒意识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没经历过什么,还有哪些技能和经验需要去充实完善,他的内心深处,是否具有向这个方向努力和精进的动力。(   青岛空管站 平炉)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