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空域放开 山东企业抢食通航产业万亿元蛋糕

    “低空空域放开试点大大推动了山东通用航空相关产业如航空器制造、运营和维修以及物流等的发展,将成为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在19日举行的全省空域管理军地联席会议上,山东航空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葛学进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低空空域放开,吸引着山东企业抢食通用航空产业万亿元蛋糕。
    万亿市场诱人
    近年来,山东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迅速。据山东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王军民介绍,目前山东共有航空航天企业50家,今年上半年16家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40%,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36%。
    “低空空域是指距离地面高度1000米以下的空间范围,适合动力伞、滑翔机、飞艇等低空、慢速、小型通用航空飞行器飞行。”葛学进告诉导报记者,我省低空空域放开试点半年来,济南机场高峰小时空域容量增长20%,青岛机场高峰小时空域容量增长27%。省内小型飞机研发制造已形成批量生产;一批公务机公司、通用航空公司组建获得批准;以飞机研发制造、零配件加工、飞机维睡、新型材料生产为重点的航空产业园区相继成立。
    据葛学进介绍,通用航空产业链条长、辐射广。在通用航空产业链上,上游是通用航空装备制造、通信导航、金融租赁保险等,中间是通用航空运营、飞行训练、通用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机场管理、电子仪器仪表等,下游是飞机维修、航材租赁、人工增雨、农林灭虫、航空旅游等。
    “据测算,通用航空产业技术转型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年生产1万架飞机,就会创造出一个万亿元产业,提供近百万个就业机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新经济增长点。”葛学进说。
    “目前,我省通用航空覆盖了农林作业、公务飞行、应急救援、航空体育、飞机制造等方面。”民航山东监管局综合处调研员王泽韶告诉导报记者,近几年山东通用航空业保持了高速增长。
    截至去年底,山东地区运输机场8个,通用机场4个,获得经营性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单位8家,登记的非经营性通用航空企业2家,拥有通用航空飞机约30余架。其中,通用航空制造企业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钻石牌飞机年设计生产能力108架,累计已交付61架,今年计划生产60架,上半年已生产23架,交付21架。
    地方政策助力
    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也加速了通用航空业商机的发酵。
    “青岛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先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产业链条雏形渐显。”青岛市副市长王建祥透露,目前,青岛已有两家通用航空企业,设立了山东省通用直升机航空产业园,并引进日本普利斯通飞机零部件航空配套产业和俄制直升机组装及维修服务等项目;在引进青岛九天-斯巴腾国际飞机学院的基础上,与美国西锐飞机公司洽谈项目引进,计划共建通用航空基地。黄岛通用航空三用起降点项目正在申报当中。
    据王泽韶透露,低空空域放开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通用航空产业的各个环节。“目前,有4家企业获得筹建认可书,3家企业准备申请筹建认可书。”
    葛学进告诉导报记者,我省初步拟定了通用航空发展制造、运营、服务、人才培养、航空运动五大版块,将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器的研发制造和通用航空服务。“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问题,我省已与空军在滨州、莱芜、黄岛、烟台等地开展航空教育和培训试点,首期已于今年5月4日在滨州招生。”
    王军民表示,我省将在贷款、税收、土地、产业园区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对通用航空产业给予支持,到“十二五”末力争通用航空机场达到10个以上。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