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霸王别姬》有感

      《霸王别姬》——京剧能不亡吗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聊九三年的经典国产电影《霸王别姬》,凯歌导演的扛鼎之作,是迄今为止中国在国际上获得的最有含金量的奖项——戛纳金棕榈奖的电影。演员更是不在话下,三位男主演张丰毅、张国荣、葛优,都是三十六岁的素锦年华,女主演巩俐无论颜值和演技还是国际知名度都在线,一众配角,无论是北京人艺的吕奇、英达,演成年小四的雷汉,连影片一头一尾的客串角色蒋雯丽和吴大维,都是相当的出彩。好剧本,好演员,好导演,好的时代背景,注定创作出好的作品。《霸王别姬》在豆瓣上的评分相当的高,点评也时分丰富多彩。
在此我们对故事和人物就不再过多赘述了,迷恋与背叛,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冲突和妥协,影评人和网络已经说得太多了,我们只透过电影谈谈京剧。
      京剧是什么,是国粹,是国家的软实力。从两百多年前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融合高腔秦腔昆曲,最终成为京剧,历经满清、民国、到现在,基本上算是没落了。而且我相信,京剧这个时代的产物,终究会消亡,并不是我多么悲观,而是来自于我本人,作为一个勉强算是京剧爱好者的耳濡目染。
       徽班进京后的一百年里,到了同光十三绝,算是京剧的上升期,1905年中国人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就是京剧《定军山》片段,就是请来同光十三绝之一的谭鑫培来演绎的。到了1921年天津《大风报》上,首次提到了“四大名单”,梅尚程荀,这个时候,算是京剧的全盛时期了。
《霸王别姬》的故事,恰恰就是从此时展开的,段小楼和程蝶衣小时候,关师傅在徒弟们练功时就说:“是人就得听戏,不听戏的他就不是人;哪朝哪代也没有咱们京戏这么红过。”这句话换到现在呢,是不是可以换成:是人就得听歌,不听歌的他就不是人。哪朝哪代也没有咱们明星这么红过。
       一切的文化艺术,都要有他的土壤和传承。广大的群众基础就是土壤,土壤如果没有了,还何谈传承。《霸王别姬》中的土壤,是戏园子里摩肩接踵的芸芸众生,是坐在雅间里一掷千金的袁世卿,是清廷的遗老遗少,甚至包括热爱戏曲艺术的侵略者,程蝶衣口中那个懂戏的日本人青木。
       那个青木是懂戏的,袁世卿更是懂戏的,葛优扮演的袁世卿性情乖张,出身名门,梨园霸主的他爱戏、惜才。为了楚霸王出场走五步还是七步尚要和段小楼争执一番;日本司令青木看《贵妃醉酒》的时候,中途停电,喧嚣之中,袁在包厢里依然于黑暗中安静的欣赏,不为外界的纷乱所动,灯光再度亮起,第一个起身鼓掌的也是他;程蝶衣被判通敌罪被送上国民党法庭的时候,袁世卿出庭作证义愤填膺,真正让他震怒的,并不仅仅因为程蝶衣本身是无辜的,更是因为法庭上检察官将程蝶衣所唱《牡丹亭.游园》一折视为淫词艳曲,他说:实为大谬!略有国学常识者都明白,此折乃国剧文化中之最精粹,如此糟贱戏曲国粹,到底是谁在专门亵我民族精神,灭我国家尊严?法庭上一片叫好声,看到这一幕我们也不禁感叹,这与程蝶衣那句“青木如果没死,京剧就传到日本去了”异曲同工,他们热爱京剧艺术的心意是相通的。
       袁世卿的原型,就是袁世凯的次子,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他是昆曲名家,熟读经史,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收藏书画、古玩等。当今的官二代富二代们,能够和袁公子一较高下的,恐怕只有情人的多寡这一件事了。正是有了这样广泛的土壤,才有京剧的繁荣发展。
       现在呢,谁在听戏,中国十几亿人口,不满五十岁的人群,能够静下心来听戏还有多少呢?我的整个圈子,家庭、亲戚、朋友、同事、网友等等所以的社会关系中,还在听戏唱戏的,没有一个人是六十岁之内的,我有时候跟别人说我有时候听京剧,都会被当成异类来看待,这就是如今咱们国粹的现状。
       电影中,新中国刚成立,懂戏的袁公子成为了反动戏霸枪毙了,后来在“新戏”的好与坏的争论中,程蝶衣为了京剧的灵魂据理力争,却已是螳臂当车,再到文革开始的时候,红卫兵小将们押解着一众粉墨登场的名伶们游街示众,程蝶衣也就彻底疯了,才歇斯底里的喊出那句:京剧他能不亡吗?然而,这一切才是刚开始,当固步自封的时代过去,外来文化开始润物细无声的时候,当父辈们穿着喇叭裤听着靡靡之音的时候,当夜店里的电子音乐激荡回响的时候,当抖音快手成为每个人手机必备APP的时候,咱们京剧恐怕是真的要亡了。
若干年以后,可能京剧的一切都走进了博物馆,我只希望,这一天晚一点到来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