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民航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截至2014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运输航空公司51家、通用航空公司239家;拥有运输飞机2365架、通用航空器1621架。运输颁证机场达到202个,其中(旅客)吞吐量达千万级的机场有24个,(旅客)吞吐量达三千万级的机场有7个。

截至2014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运输航空公司51家、通用航空公司239家;拥有运输飞机2365架、通用航空器1621架。运输颁证机场达到202个,其中(旅客)吞吐量达千万级的机场有24个,(旅客)吞吐量达三千万级的机场有7个。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05.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5%;旅客运输量2.1亿人次,同比增长12.5%。行业半年利润超2014年全年水平,创历史新高。中国已保持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运输体系地位多年了。

到2014年底,中国民航飞行人员总数已经接近4万人,民航行业工作人员数量约50万人,这还不包括不计其数的直接或间接为民航行业提供服务、保障、支持的相关人员。

在中国民航取得辉煌成绩背后,是数十万业者共同努力、挥洒汗水的身影,也有民航企业各级人力资源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从企业战略出发引申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进而进行人才市场调研,进而进行人才招聘,进而开展资格审查、初试、复试、面试等招考环节,进而办理体检、社保衔接、体能测试与训练、入职教育和岗前培训,然后是绩效考核、竞聘上岗、评优选优……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事实上,这些年企业里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有一些是基于行业高度发展而迅速补充进来的“新兵”,亟待做好“自我”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需要。下面着重从思想、意识等方面谈谈民航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开展自我管理所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准军事化特征。

民航是高投入、高技术行业,是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是国家和社会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由于民用航空器具有速度快、高空飞行等特性,再加上人们日益对民航的正点和服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期待,这就要求民航从业者要保持和不断强化“准军事化”理念,牢记周恩来同志“保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等的重托,在思想上、言语上、举止上、行为上、操作上,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要坚持和实践准军事化的要求,无论是飞行、空管、机务维修、气象雷达、航行情报、安全检查、行李输送、围界管理、助航灯光等诸工种、诸岗位都严格以军人标准衡量和考核,注重事先、事中、事后三阶段的工作业绩考量,注重时间观念和令行禁止态度等。

二、提升领导力。

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衡量一个人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是领导力。简言之,领导力=素质乘以绩效。可见,要当好一名民航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为此,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长期持久的读书、特别是阅读纸质书,无疑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同时,阅读还可以提高人的综合审美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行业历史与文化积累。比如,中国民航发展诞生大略从清朝末年清廷在北京南苑修建跑道到袁世凯政府购买飞机等发端的,但坦率讲,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一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民航发展并未达到人们理想的程度。1949年11月成立的中国民航航空局,是新中国民航事业起步的标志,经过66年、数代民航人的努力,中国民航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等等。

三、增强跨领域、跨地域、跨文化条件下的沟通能力。

长期在民航企业工作的同志们都有一个较为共性的特点,就是愿意与系统内部的同事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哪怕是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只要是民航系统的就“自来熟”,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民航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很强、关联度很高的行业,是具有相当自成体系特征的闭合式社会组织。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以及国家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建立,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进,民航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更应具有跨领域、跨地域、跨文化条件下的沟通能力,如此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民航业不断接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客观需要,如此才能适应民航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与不同领域、地域和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需要。同时,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领域各种知识和技能,不仅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更要做民航行业全业务领域的“杂家”,还要勇于做民航相关各领域的“航家”(就是以民航行业业务为主、兼通相关领域的行家里手)。

四、从想象力发散,收敛于自我批判和否定精神。

中国人曾经是具有高度想象力的族群,《山海经》、《西游记》等典籍,之所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除了其文字优美以外,更是因为美好的想象拨动了人们内心的“琴弦”。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想做好本职工作,不妨有意识地训练和加强自我的想象力建设。要敢于大胆设想、大胆推论、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逐渐养成敢于想象的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的战略性思考能力。要努力使想象能力成为自己价值观的载体,从大处、高处入眼,从小处、细微处着手,最终通过阶段性的事实校验,收敛于不断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从而持续提升自己的信心和格局。

人力资源工作者应该沿着“自我化”——“去我化”——“无我化”三个境界去开展工作,依靠文化与制度两个层面去解决实际问题。“打铁首先自身硬”,做好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自我管理,恐怕是新时期做好民航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吧。)(航家作者:李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民用航空网保持中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