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凌晨4点06分,随着一声春雷响彻天际,宁波机场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场雷雨,预示着宁波空管站气象台初雷竞赛谜底正式揭晓。该站持有效气象预报执照的8人中有5人准确预报了此次雷雨过程,其中预报员蒋迪提前3天准确地预报出了雷雨强度和发生时段成为竞赛活动的第一名。
雷雨天气的预报是气象保障的重点,也是难点。雷雨的影响范围、强度变化、发生时段等要素,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气象界的难题。为了攻坚克难,锤炼队伍,宁波空管站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际,都会开展气象预报岗位初雷竞赛活动。以竞赛活动为契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宁波空管站提高了气象预报服务水平,保障了飞行安全。
科学组织,优化竞赛方案
“初雷竞赛的目的在于让气象预报员全员参与,并且提前关注天气演变。”宁波空管站气象台负责人道出了此次初雷竞赛方案修订的理由,“初雷具有冬春换季的象征意义,雷雨的发生让气象人员的关注点从冬季的冰雪、大雾天气转换到春季雷雨、连阴雨天气上来。”去年初雷预报竞赛活动方案得到了预报员和气象用户的认可,为鼓励预报员加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提高雷雨预报时间的提前量,今年的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允许预报员在有效时间内对预报结论进行修订。此方案能保证预报时间提前量的前提下,提高预报员对雷雨出现时间及强度的预报准确率。此外,值班预报员会在预报室微信群中发布当天天气形势图、数值预报情况等各类气象信息,为非值班人员关注天气变化提供必要的气象资料。
恪尽职守,凸显保障水平
“今年的雷雨天气形势不典型,对预报造成了较大困扰。”当日值班预报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次初雷过程像个‘潜伏者’一样在不经意间突然来袭。”他从接班开始,着手整合各类气象资料,结合自身预报经验,在前一天的微信气象服务群中提出了次日有雷阵雨的预报结论,向用户传递了准确的气象信息。整晚的分析和监视中,他一直保持“备战”状态。凌晨2点,他来到气象观测室,和值班观测员一起站在雷达监控屏幕前,一边监视雷达回波的动向,一边分析周边机场的降水情况,并及时发布趋势预报。凌晨4点,他们更是严阵以待,随着对流系统的东移发展,观测员加强天气巡视,预报员紧盯雷达回波演变,考虑到这次雷暴的能量蓄积偏弱,对流不够深厚,不会产生破坏性的地面大风和闪电接地等情况,预报员适时地发布了2份重要天气快报以准确反映雷雨的影响程度。凌晨5点34分,随着夜航最后一架航班按时顺利降落,初雷竞赛活动圆满结束。
真情服务,提供优质产品
宁波空管站把真情服务用户和提供优质产品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气象人员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钻研业务提升品质,不断自我突破,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气象产品。他们通过召开航空气象用户协调会,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户需求,掌握反馈信息,努力开拓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气象服务。在报文预报、机场警报、传真电话等方式提供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微信群气象服务群是服务手段的补充,也是贴近用户需求的有效举措。19日晚,值班预报员在微信群发布的每日天气中预报了次日的雷雨过程;20日凌晨,利用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重要天气快报,并及时回答用户提出的咨询。微信群气象服务推出两年多以来,已辅助气象台保障春运、暑运和冰雪大雾等天气,得到用户的普遍好评。
为提供优质的气象产品,特别是雷雨天气下的气象保障工作,宁波空管站的气象预报业务特别重视雷暴等强对流性天气,他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雷雨天气的保障方法。如必须对中等强度以上的雷雨过程进行资料收集保存、案例分析总结,并在科室讲评会上总结保障经验的得失;把强对流天气的业务研讨作为重点内容开展;连续多年开展春雷专题研讨等。正是这种用户导向的服务意识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才有每年初雷竞赛活动的顺利举办,才有一次次雷雨过程的成功保障。
一声春雷,是初雷竞赛的结束,更是雷雨季节的开始;一阵秋雨,是雷雨季节的结束,也是冰雪天气的开始。气象万千,周而复始。宁波空管气象人将用创新求变的理念、锐意进取的精神、真情服务的意识在风云变幻的气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来源:宁波空管站
(刘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