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惊鸿北归雁 国之良才守西南——记两航起义人员陈鸿才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通讯员:宋健)翻开厚厚的一沓档案,泛黄的书写纸,被岁月磨掉的棱角,手写的繁体字,透着一股久远的年代感,这本册子里还保存着67年前的档案和笔迹,这些犹如穿越时光而来的物件,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档案首页贴着一张年轻帅气的黑白照片,如今,他已是一位白寿老人,他便是曾经的两航起义人员陈鸿才,也是新中国民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见证者。

思潮涌动求学路

1920年12月,陈鸿才出生在云南曲靖一户小商贩家里,陈鸿才又名陈公略,父亲给他名字中的“公”和“略”,大有四世三公、雄才大略的期盼。虽是在小商贩之家,但由于家庭成员多,生活依然拮据,弟弟妹妹上学后,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据陈老回忆,父亲对他非常严格,期望很高,到了适学年龄后便把他送入了当地私塾,但封建制度下的“四书五经”教育却让他感到茫然,他甚至痛恨那种残酷的教育。但受到家庭环境的局限,也为了出人头地,只能埋头苦读,就这样,从私塾到曲靖师范附属小学,再到曲靖初中。期间,他在学习中了解到历史,他痛恨外敌入侵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了解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希望“三民主义”能给中华民族一个大同世界,爱国思想便在他的求学生涯里生根发芽。

1938年,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迁往昆明,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同年,陈老进入高中,他也从曲靖去到大城市昆明,那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新入学学生强制要求进行三个月的“残忍”军训,陈老称之为“法西斯般的军事训练”,以备战场兵员之需。军训期满,侵华日军开始轰炸昆明,陈老被迫随学校迁移至外县,这是陈老第一次离战争如此之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更加领悟到民族自强的重要性。

“随着大学南迁过来的有很多北方的同学,他们更早受到革命影响,大学里民主思潮活跃,父亲受此影响很大,为后来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埋下了种子。”陈老的大儿子陈宝琛讲道,1941年,陈老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讯专修科,在西南联大,他喜欢看一些民主刊物,还时常听闻一多、张奚若等进步人士的演讲,革命思想愈发强烈。

在陈老整个求学过程中,他受过封建教育的浸染,也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洗礼,向往过享乐的生活,也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忧虑,他的求学阶段也是近代中国饱受外敌欺凌的年代,陈老就在这样国家苦难、民族危亡的时刻逐步成长,完成了他的学业。

聚义而起为信念

1945年6月,陈老从西南联大毕业,进入原中央航空公司无线电股做实习机械员,从此便与民航结下了不解之缘。1946年春,原中央航空总公司迁往上海,他被派驻昆明发报台工作。

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权势之人骄奢淫逸,平民大众穷困潦倒,社会各圈层生活状况反差强烈,在发报台工作的陈老对此也感触颇深,他时常发出“社会为什么这样不平”“人为什么要压迫人”的疑问。这些疑问和愤慨,加之国民党反动派肆意残害爱国人士,更加坚定了陈老“要革命、求变革”的信念。1945年,陈老参加了纪念“五四”运动的示威游行,第一次表达出革命的强烈意愿。

1949年,陈老加入了中共地下组织“新民主主义者联盟”,从事一些秘密地下工作,积极为两航起义做准备,真正地将革命意愿付诸于行动。

1949年11月9日,随着中国航空、中央航空12架飞机成功飞抵北京、天津,标志着两航起义成功,这是一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壮举,震惊中外,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周恩来总理称它是“具有无限前途的中国人民民航事业的起点”。两航起义对国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是一个重大打击,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创造了条件,也加速了解放全国大陆的进程。

两航起义后,国民党政府疯狂反扑,百般利诱、分化破坏起义。在此期间,陈老参加了昆明人民联合团体,到各机关做宣传调查工作,积极发动迎接解放军工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革命斗争中,保卫起义的胜利成果。

辗转一生献民航

陈老在他的入党志愿书中写道,“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彻底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把社会的生产力逐步提高,消灭阶级的存在,才能走向大同之境。”陈老清醒地意识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毅然决定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2月,陈老被组织接纳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从此便追随着党的脚步,为开创新中国民航事业笃定前行。

“我爸平时很少回来,一个礼拜才回家一次,回家也不怎么说话,总在忙自己的工作。”大儿子陈宝琛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的工作状态,两航起义前后,全国各地陆续解放,陈老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1956年,陈老被派往重庆机场工作,三年后,又调至贵阳机场,1965年又调至到成都机场工作直至1984年退休,他用30多年的坚守,助力新中国民航振翅翱翔。

“把自己的力量通通发挥出来,好好地建设民航,尽到自己最大的力量,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目前已近99岁高龄的陈老依然精神矍铄,在看望慰问他时,他对我们这代民航人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陈老一生辗转于西南四地,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了民航,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参加两航起义,为新中国民航留下了珍贵的火种,新中国成立后他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新中国民航事业鞠躬尽瘁。他的一生见证了民航的起步和发展,未来的路,我们更应该追寻像陈老这样的老一辈民航人的足迹,为民航强国之路谱写最美的篇章,为祖国的交通事业留下奋斗的足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