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飞度西南地 风鹏正举今胜昔

西南空管局(宋健)

摘要:230万平方公里、500万余架次、54年、2008年、5000万人次……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一段精彩故事,都是一段奋斗历程,西南空管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艰难中奋进,在探索中实践,在坚守中成长。新时代征程豪迈,九万里风鹏正举,西南空管人将不负众望,深耕于西南230万平方公里的空域下,无愧于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70年风雨兼程、栉风沐雨,70年沧海桑田、奋勇争先,从1949年一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到如今的国富民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贫穷走向富裕,中华儿女踏着坚定步伐,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70年又好似弹指一挥间,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下海、高铁飞驰……中国创造了一个个发展奇迹,为人民写下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跟随祖国发展的脚步,新中国的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1949年的两航起义,吹响了新中国民航发展的号角。从此,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也初见端倪,经过1980年的体制改革,空管由军队划归民航,1995年,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空管局正式成立,开启了西南空管发展的新征程。此后20多年间,西南空管犹如进入一台时光机,时间留下的不仅仅是岁月的痕迹,也见证了西南空管随奔腾的时代向前迈进的坚实脚步。1995年,西南地区空管部门共保障各类飞行约15万架次,2018年,西南空管共保障各类飞行500万余架次,23年间保障量增长33倍多,这是西南地区民航蓬勃发展的有力印证,也是西南空管奋斗征程的无言礼赞。

“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指出的,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机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空中交通网络布局日趋合理,更多的人选择航空出行,地处山区的西南,再也不会因交通而掣肘,“关山度若飞”成为西南四地的真实写照。在西南空管人耕耘的230万平方公里的空域下,共有46个机场,其中,成都、昆明、重庆、贵阳4个主要机场均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之列,2018年成都机场突破5000万人次,昆明机场和重庆机场均突破4000万人次,均跻身全国机场前十。

硬件基础铸就安全运行之盾

西南空管局管制员在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航班。.jpg" alt="" width="800" height="600" /> 

“我们之前有一部国产一次雷达,但是飞机信号基本‘淹没’在地物杂波中,很难辨识,基本上相当于没有雷达。”西南空管局技保中心党委书记肖宇见证了西南地区通导设备的历史变迁,1985年,刚入职不久的他前往学习日本东芝航管二次雷达系统,1988年至1989年,西南地区引入该系统后,管制监视手段进入“可视化”时代,管制员开始在雷达屏幕上看到飞机,西南空管局成立后,进一步引进多种先进监视和导航设备。同时,“西南地区雷暴、大风、低云、低能见度、风切变等危险天气较多,冬季还易出现灾害性凝冻。”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党委书记吴娟说,西南地区气象条件复杂,西南空管局投用了大量的先进气象探测设备,气象部门也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预报体系,让管制指挥更能符合“天意”,确保飞行安全。在引入大量先进设备后,如今西南空管的技术能力已经比肩世界先进水平,此外还积极推进国产设备的试验和投用,逐步实现核心设备的国产化。

有了设备保障作支撑,西南空管的管制方式也在不断升级改进,从最开始的程序管制逐步向雷达管制升级。2005年,成都区域实施雷达管制,开启西南地区雷达管制时代;此后,西南空管局又陆续实施缩小飞行间隔、缩小塔台放行间隔等,在保证安全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2015年和2018年,西南空管局分别完成重庆和贵阳高空接管,整合高空资源;2018年开始,西南空管局陆续完成西南四地主要机场机坪管制移交工作,先期完成移交的成都双流机场运行效果显示,管制指挥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小,安全系数得到进一步提高。西南空管局自成立以来,从未突破局方的安全指标,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安全水准。

西南空管局刚成立的时候,管制员还‘蜗居’在一个五层楼高的塔台里进行指挥。”1993年参加工作的朱爱东回忆当年管制工作场景时说道。随着西南空管发展步入“快节奏”,工程建设也进入快车道。成都区域管制中心、昆明新机场空管工程、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空管工程、重庆江北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空管工程等相继投用,西南空管局的面貌焕然一新。2016年5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与之配套的空管工程也随之开启建设脚步,待投产时,成都将成为中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此外,贵阳机场三期扩建空管工程正在建设中,双跑道指日可待,昆明机场改扩建配套空管工程和重庆机场四跑道空管工程已经启动立项前期工作。钢筋水泥间,挥洒汗水的西南空管建设者正用这种特殊方式助力西南民航的发展,一点一滴铸就沧桑巨变。

成就高高原54年的安全飞行纪录

从成都出发,向西50公里就进入邛崃山脉,此后就是连绵不绝、峰峦叠嶂的横断山脉,一路向西绵延至青藏高原,成都-拉萨的空中航路便在这险峻地貌之上。1965年3月1日成都至拉萨航路实现首航,与此同时,空中交通管制也在这条航路上开始运作。这条建立在“世界屋脊”的航路上高山密布,气象条件复杂,在一些航段上,最低飞行安全高度达到7470米,航路上常有冰雹、雷雨、高空强风乱流等,航路建立之初,受地理环境和通信条件的限制,航路上时常会出现无法建立地空联系、无法实时监视航班飞行状态等情况,飞行和指挥难度都远大于平原地区。

2011年5月18日,西南空管局在成拉航路上成功实施了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实验运行,这也是中国民航第一条ADS-B航路。通过建设甚高频、ADS-B台站,管制员可以通过甚高频清晰地与机组沟通,也能在雷达监控中清楚地看到飞机的位置和状态,结束了该航路46年来“看不到、听不清”的局面。2011年至2015年间,成拉航路又进行了多次缩小间隔,让这条直达雪域高原的天路更加高效,辐射带动昌都、林芝、日喀则、阿里等藏区机场的发展,将西藏和内地紧密地联系起来。

早在2006年,民航局空管局就前瞻性地提出了建立成拉复线,以满足成都到拉萨间日趋增长的飞行量,自此开启了10余年的论证和建设之路。期间,西南空管的工程建设者们克服高寒、缺氧、饮食供给等困难,解决缺氧、供电、信号覆盖等问题,啃着干粮,工作海拔有时超过5000米,安装通信监视设备,补全信号盲区。西南空管局飞行程序设计者们也针对高高原飞行特点,反复论证,设计出在山涧河谷间“穿针引线”般的飞行程序。2018年3月,成拉复线正式启用,航路容量提升约85%,每日惠及120个航班架次。经过几代空管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这条航线创造了连续保障飞行安全运行54年的纪录,西南空管也因此被民航局授予西藏通航暨安全保障50周年突出贡献集体二等功。

临危不惧方显英雄本色

西南空管局的荣誉陈列室里有这样一块荣誉牌,镌刻着“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几个红色大字,这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荣誉,是对西南空管局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突出表现的有力肯定。

西南空管局居祖国西南一隅,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导致地震、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频发,西南空管人一直在竭尽所能地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用自己坚实的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挚爱。

“历经艰难困苦,我们始终坚持,在一次次的坚持中,西南空管人百炼成钢。”时任西南空管局局长高毅在空管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这样讲道,时间回溯到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震级8.0级的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西南空管局各个办公区遭受重创,地震发生时,西南空管人不顾生命安危,将空中所有的航班指挥备降后才撤离,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设备部门争分夺秒完成设备重建,管制员头戴安全帽进行指挥……从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西南空管局保障运输飞行航班7771架次,救灾飞行1426架次。

“无论在2008年的‘5.12’,还是在2018年‘5.14’中,西南空管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英雄气概和英雄精神。”西南空管局局长张勇分享了他的《中国机长》观影感受。全国热映的《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在成都管制区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险情发生后,西南空管局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多部门协同配合,管制员临危不乱,以最短时间、最优方案成功保障了川航3U8633航班安全着陆,确保了航班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可谓“英雄背后的英雄”。

至高荣誉的获得绝非偶然,除了西南空管人面对灾难和意外时的巨大勇气和担当外,也与西南空管高效的应急工作密不可分,一直以来,西南空管局都将应急体系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西南空管局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西南空管局应急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在运管中心设立应急工作办公室,在运管大厅设立应急工作席位,加强紧急情况下的处突能力。西南空管局每年要开展至少2次全局性应急演练,并且各二级运行单位每年也会开展多次各类应急演练。正是有了不断精雕细琢的应急管理建设,才有了在凝冻天气下的温暖守护,才有了在森林救火飞行保障中的快速高效,才有了在历次地震救灾保障中的稳如泰山,才有了川航3U8633备降处置中的有条不紊……这是西南空管对人民的无言守护,这是一群平凡岗位上的幕后英雄。

“源头活水”激活可持续发展之路

西南空管局第一办公区.jpg" alt="" width="800" height="533" /> 

1995年,西南空管局仅有400多名职工,2019年西南空管局已发展至3000多名职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西南空管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西南空管局历来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三基”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培训。1997年,西南空管局成立培训中心,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南空管局培训中心已逐步成长为一家具备管制、情报、通导、气象及综合素质培训能力,拥有成熟的管理制度、优良的师资队伍、日趋完善的课程体系及完备的硬件设施的专业培训机构。

西南空管局培训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同时具有雷达管制、通导、气象三大专业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并且拥有强大的硬件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在管制、情报、通导、气象、综合类等方面开设了新员工岗前培训、各岗位复训、设备实操培训、培训师培训等近40项培训课程。近年来,西南空管局不断加大培训硬件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引进了多套模拟机设备和实操平台,满足多样化、精细化的培训需求。

20年磨一剑,从培训中心成立之初,仅满足内部部分培训需求,到如今,除满足绝大部分内部专业培训外,还为各地区空管局、民航西藏区局、中小机场、通航等开展培训,此外,还承接多期为国外民航培训的任务,并主动“走出去”,积极把培训师送到民航西藏区局等外单位进行上门培训。1997年,西南空管局共培训27期716人次,2018年,培训达到178期共计7214人次,为西南空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三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如此专业的培训建设,才保证了西南空管发展的“活水”源源不断,而西南空管的“源头活水”不仅滋养自身,还“流向”了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2005年,时任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副主任的曹坤被组织增派为中直机关第四批援藏干部,8年时光里,他的脚步遍及拉萨、林芝、日喀则、阿里等地,被授予“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后来一批批西南空管人,怀着理想与信念,踏上了援藏、援疆的道路。不仅如此,近年来,西南空管局对区域内的九寨、攀枝花、丽江、遵义、巫山等机场也提供了多人次的管制支援,同时还加大了对中小机场空管人员的培训支持力度,仅2018年,西南空管局就完成了对中小机场1165人次的培训,用实际行动落实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关于加强中小机场空管人员培训的相关要求,帮助中小机场的“源头水”活起来,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西南空管局培训中心360度全景塔台模拟机.jpg" alt="" width="800" height="513" /> 西南空管局设施设备建设.jpg" alt="" width="800" height="600" /> 西南空管局援藏管制员正在塔台工作.jpg" alt="" width="800" height="1067"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