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地勤不幸被发动机撞死

11月12日,一名机翼引导员(wing walker)在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DFW)被一架正在进港的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波音787飞机发动机撞击,不幸身亡。

为什么这类事故一再发生?

标准的停机坪操作规程要求,在飞机停稳、发动机关闭、防撞灯熄灭前,任何人不得进入危险区域。然而,例外情况的存在削弱了人们的警觉性。

飞机常因辅助动力装置(APU)故障,在停靠后仍需保持一台发动机运转,直到地面电源接入。地勤人员有时会默认“飞机已靠桥=发动机已关闭”,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驾驶舱对发动机附近人员的能见度极低,尤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手势信号容易被误解。

由于此类事故相对罕见,反而助长了麻痹心理:因为“从未发生过”,工作人员便可能忽视安全流程,选择走捷径。

机翼引导员在关注机翼与障碍物距离时,可能未注意到身后的拖车,或无意中走入发动机进气区域。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停机坪作业的危险性远超大多数旅客、甚至许多日常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所想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