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谢嘉惠、张国南)4月22日,中南空管局副局长袁峥到局直气象中心进行调研,围绕气象中心下设机构调整后整体运行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指导,气象中心党委书记李萍、副主任谷文龙、中心涉及机构调整部门领导参加了调研。
为服务民航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地区气象中心职能,围绕中南空管局“满足需求、推动供给、精准服务、有效服务”的气象服务要求,在局党委和气象部等局机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和指引下,气象中心开展了岗位融合和业务运行模式优化调整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今年正式实施机构调整,原气象预报室和气象观测情报室调整为预报观测室和品质监控室,创新构建"气象观测预报业务融合+中南运行品质监控"双轮驱动模式。
此次调研以座谈会形式开展,气象中心就下设机构调整后业务融合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后续工作计划等进行专题汇报,并结合近期雷雨天气保障情况对科学预报能力、服务能力提升具体举措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袁峥副局长对气象中心下设机构调整后实现平稳有序运行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一是深化气象机制改革,在优化职责体系、健全管理制度、优化运行模式上持续发力。气象中心要把握机构调整基本要求,明晰中心职责定位及完善运行机制。继续推进岗位融合优化及班组化运行,探索开展技术小组协同运行模式,确保机构调整后稳过渡、快适应、出成效。二是发挥气象专业性,提高科学预报能力。开展预报指标分析与建立气象要素阈值模型,探索人工智能在航空气象领域的创新应用,逐步实现航空气象预报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转变。同时,紧抓气象楼转场和三期新型探测设备建设窗口期,以“边建设、边应用、边优化”的模式,统筹推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服务一体化运行体系,全面提升航空气象保障效能与服务水平。三是气象中心要自觉融入中南空管“一盘旗”总思路,充分发挥地区龙头作用,在中南气象信息监控、品质分析、运行协调、技术应用等方面推动示范引领,以品质监控室为抓手,在中南区域形成辐射效应,不断提升区域气象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
此次调研为气象中心下一步工作指明了重点和方向。气象中心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落实上级的指导要求,引导职工勇于攻坚克难、主动破局,围绕宋志勇局长对民航气象提出的“准确性”“实用性”的工作目标,持续提升气象中心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助力中南空管高质量的安全运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