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地区空域协同迈入电子化新时代——汕头、厦门空管站实现C类移交试运行

          5月16日,汕头空管站与厦门空管站正式开展C类管制移交试运行。前期,双方已完成技术验证和流程优化工作,此次试运行将进一步提升管制移交效率,保障飞行安全。

         一键移交:开启空域协同新高度

         基于C类报文的电子移交技术,不仅优化了管制区间平面移交流程,更创新性解决了垂直移交难题,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跃升。16日8时,随着汕头空管站塔台管制员在CES6739航班上完成出界协调高度设置,标牌显示协调成功,标志着汕头与厦门之间C类移交正式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双方创新采用"电子移交为主、电话协调为辅"的混合运行模式,通过莱斯自动化系统实现C类报文交互,同时保留传统电话协调作为备份保障。为确保系统平稳过渡,技术团队建立了实时监控机制,重点跟踪移交成功率、协调通话量等核心运行指标,为后续全面实现电子化移交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依据。

         协同攻坚:双轮驱动促功能落地

         汕头空管站多措并举统筹推进C类移交工作落地实施。一方面,技术保障部自2024年11月起通过线上研讨会专项攻关技术难点,历时数月完成包括网络拓扑优化、传输链路重构、功能模块验证等在内的系统性改造。项目团队重点针对异构自动化系统间的数据交互稳定性开展多维度压力测试,为跨系统C类移交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2025年4月,随着莱斯NUMEN 3000自动化系统成功升级至V3.5.3版本,经为期两周的本地调测及与厦门的协同验证,C类移交核心功能已实现稳定运行,为后续试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管制运行部全面细致地识别潜在运行风险,精心制定科学合理的移交程序,审慎修订严谨规范的管制协议,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同时积极组织C类移交培训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重点强化管制员对C类数据的理解与实操能力,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应急排故能力,为C类移交试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人员保障。

         技术赋能:谱写智慧化发展新篇章

         汕头空管站与厦门空管站成功实现从电话移交到C类移交的跨越升级,标志着粤东地区空域协同迈入电子化新时代。作为民航空管的重要技术突破,快速电子移交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闽粤交界区域空管协同效能,更通过复杂空域环境下的实战检验,验证了其在提升管制移交可靠性和运行弹性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成功实践为空管系统智慧化、协同化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其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为后续全国范围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文/图:李心言、何晓杰、许金鹏/蓝仰宣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