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空管站召开管制业务交流会

2025年5月22日,厦门空管站副站长(主持工作)李智深入管制运行部进近管制室开展主题业务交流,为一线管制员带来一堂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深度的工作指导课。业务交流会聚焦厦门空管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进近管制运行模式创新、运行效能和空管服务品质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为提升安全能力和应对发展挑战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一、加快业务发展,积极迎接挑战

会议精准剖析了空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近年来,随着进近管制扇区优化调整、点融合程序落地、目视进近实施等一系列业务变革,厦门进近管制运行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航班量持续维持高位运行——2024年日均飞行架次达到528架次,2025年4月20日更是创下了日起降642架次的历史纪录。随着厦门翔安国际机场2026年底投用日期的日益临近,李智指出,进近管制室必须对标世界一流空管绩效目标,早筹划、早准备,加快思想观念转变,加强知识更新和新技术运行,为新机场的平稳运行筑牢根基。

二、对标世界一流,明确努力方向

李智以同为单跑道机场的美国圣地亚哥机场为标杆案例,指出厦门高崎机场在提升容量与运行效率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潜力。他强调要基于空管服务用户需求,统筹好“空域管理”“飞行流量与容量管理”“空中交通服务”三大核心职能,聚焦“安全、正常、效率、容量”四大维度,持续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品质

针对管制能力建设,李智详细拆解了进近管制员两大核心任务,即合理利用间隔,完成进场航空器着陆排序和和指挥离场航空器尽快加入航线,展现出对一线管制工作的深刻洞察。他提出区域、进近、塔台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以整体最优原则实现一体化运行。现场运行时,应合理规划交通流,根据不同管制运行场景动态调整运行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间隔应用的精细化和灵活化,减轻工作负荷,提升运行效率。

本次业务交流会以专业的职业素养与务实的工作作风,运用规则化、一体化的运行思路,强调将“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简单问题的程序化”,为一线管制员理清了“向管理要效能、以创新破瓶颈”的工作思路,体现出对空管事业的深刻洞察与责任担当。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把创新思路转化为提高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的实际行动。

厦门空管站正以更清晰的目标、更稳健的步伐,向走好华东空管“第一方阵”,率先成为世界一流空中航行服务提供者迈进,为保障航空安全、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厦门空管站 邱彤、张轶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