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英)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为有效应对冬期复杂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集团运行管理委员会(空管业务部)本质安全监察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冬期施工安全管理风险警示》,系统梳理了冬期五类安全风险特征,并制定了专项防控措施,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及工程建设的平稳推进。
警示明确指出,冬期雨雪、冰冻、大风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对工程建设构成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在高处作业方面,脚手架、脚手板易结冰,低温会导致人员反应迟缓,坠落事故风险上升;在人员采暖方面,违规使用煤炉、大功率电器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或火灾;低温使电线变脆、设备受潮,叠加用电负荷增加,触电与电气火灾风险突出;在混凝土施工方面,若措施不到位,易发生冻害或模板坍塌;部分项目停工后,管控松懈,可能导致无关人员误入现场,引发事故。
针对上述风险,风险警示要求各项目管理单位严格落实五项防控措施:一是在高处作业管理方面,每日安排专人清理积雪和冰霜,增铺防滑条,6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高处作业,并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寒防滑装备,开展专项培训。二是在安全采暖管理方面,禁止宿舍使用煤炉明火,统一采用集中供暖或合规的电暖器,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落实日常巡查机制,并配齐应急物资。三是在施工用电管理方面,需定期检修线路,更换老化部件,配电箱加装防雨防潮设施,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科学规划电路布局。四是在混凝土管控方面,须加强原材料预热除冰,严格控制入模温度,浇筑后及时保温,强化模板支撑检查,若不具备施工条件则办理停工。五是在停工现场管控方面,须完成设备保养、材料防护,实施封闭管理并设置警示标识,切断非必要电路,确保消防设施可用。
警示强调:“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冬期施工更须压实责任。”要求各项目完善专项检查机制,定期排查整改隐患,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冬期施工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