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开放,坚冰已被打破。在南航入盟的瞬间,我们把速度和力矩聚合为安全优质服务,我们已穿越时空与国界,实现了南航旗舰腾飞的梦想。刘绍勇总经理提出:“要像抓安全一样抓服务。”安全与服务永远血脉相连。我们深知:安全与服务,都是南航最宝贵、最响亮的品牌,服务依托安全提升品质,服务回归安全凸显魅力。安全、快捷、愉悦的飞行,是让旅客放心、顺心、舒心进而达到对南航的动心,是我们的服务,也是我们的追求。正如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目光而精彩。
故事一:蓄势待飞品质卓越
在南航飞行员ICAO英语培训工程中,缘于对飞行事业的酷爱,缘于对南航优质服务的痴情,许武忠与其他飞行员一样,从心开始,认知到熟练的英语交流是机组与管制员交流信息、快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把自学英语当作提升自己服务品质的磨刀石。
在自学航空商务英语的道路上,许武忠不等不靠,边学边飞,充分利用驻外和航后闲暇,在网上请外教,挑灯夜战,凭着能拼才会赢的锐气,1998年他取得了飞行翻译资格。今年6月,许武忠靠着平时的点滴积累,缘于对学习的至诚至爱,在没有教材、没有老师、没有统一培训计划的情况下,他首批通过了南航新疆飞行员ICAO英语五级考试。然而,在他心中竖着这样一个理念,天空开放,南航入盟给飞行员提供一个全新而广阔的飞行空间,ICAO英语等级考试就像入盟长跑一样,是一种准备、一种等待、一种追求,能否在国际航线运行中通过‘语言关’和‘水土关’,是考验每个南航飞行员的试金石。
不用扬鞭自奋蹄。8月份许武忠获得了南航新疆飞行员ICAO英语教员资格。如何挑战自我,胜任ICAO英语教员,服务大家成了他飞行人生的追求。他深知:团队并不是个体能量的简单相加。尤如碳原子,平面的结构是石墨,立体结构却是金刚石。只有组织管理能使个体安全和服务发挥到极至。因此在教学中,他总感到服务和安全的杠杆在升高,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驱使着、振奋着他,精细教学与精心飞行紧密相连,安全飞行是整个机组成员优质服务的叠加;他咬定“百花齐放才是春”,深挖自我潜能,勇敢地挑起了英语教学的重任。为了鼓舞学员学习热情,他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研讨英语学习方法,搭建学习平台,使学员认识到学习英语和复训、升级训练一样,是我们飞行员终生的体操,别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走过那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他放弃休息时间,竭尽全力,用飞大夜航班换回白天教学时间,在为广大飞行员服务道路上,甘当“人梯”,抒写着无畏于时代、无愧于南航、无悔于自己的安全飞行新篇章。在飞行中,许武忠把关注旅客为己任。有一次,许武忠机组执飞和田至回乌鲁木齐航班。有一名旅客手臂因工受伤需要截肢,急需治疗,否则会终生残疾。作为机长的他得知情况后,急病人之所急,机组成员合理分工,尽最大努力缩短地面过站时间;飞机起飞后,他又与空中管制部门积极协调,并主动申请直飞和优先着陆,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在飞机到达乌鲁木齐前,他向公司有关部门及时通报情况,并申请安排救护车在飞机下等待;当机组成员看到病人安全地登上救护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时,他那一颗紧缀的心才落到地上。旅客的笑容既是对机组服务的赞许,也是对南航远景的期盼。
故事二:服务无小事空勤地勤如一人
不显山不露水的飞行部航务人,每天都默默地在心里重复着一个理念:“哪里有机组运行,哪里就有航务人为机组服务,为机组排忧解难的声音和足迹。”
走进航务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对讲机里对答频频、VHF无线电台通讯繁忙。“喂!李机长你好!我是航务,您接的6882因乌鲁木齐大雾起飞延误,预计长沙落地时间是16:00,请机组注意到场时间,再见!”;“6676落地后调配机组连飞6679/80航班,起飞间13:00,已通知配机组热餐。”“收到6676,谢谢航务!”;“雷师傅,6909机组订15点‘二道桥’发车,6904靠8号廊桥,请接机组。”“明白!”;“6011/2飞机故障延误原组衔接不上,更换机组请更改任务和机组申报单…”航务值班室有三部电话,每天平均处理值班电话400多个,最高记录竟达1368个,接近一分钟处理一个电话。当航班不正常时,电话更是应接不暇,经常是放下这部接那部,值班员戏称自己是“八爪鱼”。抄收发布航班计划、通知动态变更、领取航班护照、安排机组过夜、协调机组车辆等,工作似乎牢牢地把值班员“钉”在值班椅上。值班员个个练就一身“坐功”,看一下工作台下的地板,那被双脚磨出的痕迹凹陷可鉴。“双脚踏实地,一定(腚)到天明”,这是高佩习主任对航务人“坐功”的风趣总结。
去年冬天,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经历了少有的冰雪大雾恶劣天气,乌鲁木齐出港航班延误111班,取消50班。外站备降47班、取消159班,给机组调配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高主任与值班员连续奋战一周,8日值班室里录音电话系统显示一天接打了851个电话,9日接打了961个电话,到10日接打电话超过了1000个的系统设计容量。当时值班员的嗓子是沙哑的,嘴角起着血泡。在海口、广州执行调机值班的裘春雷、王胜杰也是连续3天3夜坚守岗位,忘我工作。为了公司航班正常运行,航务人经常连轴转,个个都能“全天候”值班,无论白天黑夜、公休节假,加班加点没有任何怨言。这就是航务人为空勤人员服务的缩影。多年来,每年集团、股份、公司领导到飞行部检查或慰问,来到飞行部的第一站就是到航务室,留下的都是一串串赞许和感动。
故事三:首航蒙罗维亚终奏凯歌
2007年1月25日,南航新疆分公司执行蒙罗维亚的政府包机任务,B2861飞机在横跨东西经100度,跨越3个季候带,校对航路点400个,完成4次起落,单程16小时穿越亚洲和非洲17个国家的空域,往返程飞行23000余公里,每一段航程均超过5800公里、空中飞行时间达8小时以上,历练了机组,挑战了B757—200机型的有效航程极限,刷新了南航新疆分公司单班飞行时间最高记录,积累了非洲远程优质飞行服务的宝贵经验。
镜头一:优质服务起飞离不开全员的协作配合。
飞行前,机组严把预先准备关,对飞行有关的天气、航线、机场、飞机资料和动态情况,对于在非洲运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每项工作专人负责,一律在飞行部网上准备室和公司航务部签派室交替进行,机组成员与签派员面对面研究机场天气、航线通告及阿拉伯国家社情民俗。飞行过程中,干部以身作则,机组成员精诚团结,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积极与全程跟班的签派、配载、机务随机人员研究解决,遇有航路的临时更改都及时与地面管制积极协调,确保运行服务安全。
镜头二:优质服务起飞离不开“精细”的标准。
许武忠机组经过8个多小时的航程,飞越了亚洲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吐库曼克斯坦、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6个国家的空域,安全降落在沙特阿拉伯的港口城市吉达。飞机滑到机位后,机组立即对后续吉达至蒙罗维亚航段的随机资料和过关文件进行反复验证,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航路点,都精心计算,三次复核,做到了预案措施心中有数,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并制定了周密的应急换组预案。正如季刚机长在航后总结说:“首航是一把量人的尺。飞行航线不仅距离远,而且属于新航线,夜航时间长,考虑到非洲机场地面保障条件简陋、天气复杂、空域结构变化、国际报务要求高等,运行保障复杂,机组除了精心准备、严谨飞行、认真操纵和监控运行外,一旦遇到特情,我心里总是在想如何安全地完成包机任务,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指令、每一次决定都要做细、做全、做准、做对、做实。尤其是关键性指令让地面管制一清二楚,让机组胸有成竹,才能让旅客放心顺心舒心无可挑剔。”
镜头三:优质服务起飞离不开“沉稳”的作风。
从吉达起飞后8个小时的航程中,飞机越过红海及非洲大沙漠,飞越了非洲的苏丹、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贝宁、多哥、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等11个国家的领空。虽然奔波劳累,呼守文机组始终严格夜航标准,细致缜密做检查单和预案。在飞越动达尔富尔上空时,面对通信间断,机组成员始终沉着冷静,处惊不慌,集中精力,灵活果断处置特情,从而化险为夷保证运行安全。经过16个小时的飞行,盛开着木棉花的南航新疆分公司B2861飞机安全抵达蒙罗维亚机场。面对蒙罗维亚机场保障设施简陋,飞机滑行中,机组全程目视观察,小心翼翼。飞机停稳后,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工作人员走上前,紧紧握住机组成员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镜头四:优质服务安全落地是南航的形象。
首航蒙罗维亚机组人员心里装着祖国的荣誉,想着南航的形象,严守阿拉伯国家民族习惯,白天在对方国家工作人员面前不喝水、不吃饭。在飞行过程中,随机人员主动将自己的机组座位让出,自己则坐在经济舱,使驻外多年的撤侨人员感到了祖国和亲人的温暖。当机组手捧一封封表扬信时,一股温暖涌上机组成员的心头,感到优质服务架起了中非友好通天桥。
镜头五:优质服务是一把磨人的剑。
首航蒙罗维亚机组刻骨铭心的回忆是--通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