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阎非)2007年4月28日,CA1066航班(纽约-芝加哥-安克雷奇-浦东),B2475货机于当地时间09:55降落安克雷奇过站。我部当班机务在过站检查中发现飞机左翼根部下方机身一块盖板缝隙中有大量液体渗出,经查为飞机液压系统漏油。
约11:00,在地面将盖板拆除后仔细检查,确定为1号液压系统一根液力管与另一引气软管接触到,经长时间摩擦后被磨穿而严重漏油。飞机被必须排除该故障后方可放行。
按照公司相关维修规定,排除此故障方法有二种:一是寻找相同备件或自制新管,更换整个渗漏液力管;二是切割掉渗漏部分,制作标准接头安装到原管上。由于当地和北京均没有备件,而且当地代理没有制作新管或接头的能力,因此这两种方法均无法实施,飞机很可能因等待后续航班带件而延误24小时以上。
为尽可能减少延误时间,我部机务和站长向AMC和MCC汇报后,即向当地代理和其他航空公司咨询,发现当地日航(JAL)有一种临时应急维修工具包和维修程序。经仔细研究其维修工具包和程序,我部认为该办法有效可行。当地时间12:00,我部将日航维修程序和我部维修建议传真至AMC请求总部批准。下午15:45,我部终于收到AMC,AMECO和国货航机务工程部的传真批复,立即向日航购得工具包,组织当地代理按照该方案进行抢修。17:30分,抢修工作完毕,经15分钟长时间打泵加压测试,原管再无丝毫渗漏,故障排除,飞机得以放行。18:20,经过8小时的紧急排故,CA1066航班终于从安克雷奇机场起飞飞往浦东。
在此次排故过程,我部机务人员依据过硬的专业知识,积极开动脑筋,实干加巧干,在第一时间提出了维修方案,成功避免了飞机因等候备件而产生的24小时以上的长时间延误,为公司航班正常运行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公司今后紧急排除类似故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