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航成都维修基地飞机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

配合默契 旋转作动器拆装      11月10日,耗时60天的A340/2390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在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圆满落下帷幕。这是该基地继2389、2388两架飞机两舱改造之后完成的第一架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它用事实证明了成都维修基地“整合人力资源,让最少的人做最大的事”管理理念的成功。             A340/2390机于9月12日进场接受两舱改造加6C检。虽然两舱改造和A340 6C检工作都不是第一次,但是把两舱改造和定检工作结合起来却还是头一遭。因两舱改造涉及客舱、结构、电子、电气、机械等多种专业,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耗时长。改造过程中还需首次对襟翼旋转作动器进行更换、调节,油箱清洁、换传感器、搭接电阻的测量等工作量相当大。特别是2390进场的时候,正值9月生产高峰和10月黄金周的运力保障的巅峰时刻,更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紧缺困难。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客户不会管你人多人少,也不会管你是怎样管理的,他只需要一个优质服务的结果。成都维修基地没有被提前到来的生产高峰和人员紧缺的问题吓倒。在继续坚持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上,他们把重点放在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提出了“整合人力资源,让最少的人做最大的事”的管理理念,确立了“以两舱改造为主线,穿插6C检工作,把两舱改造和定检有机结合起来”的思路。即按照两舱改造的进度安排带动6C检各项工作的开展,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挖掘潜力,从计划的认真制定、人员的合理调配、航材的保障等方面精心组织,保证A340/2390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思路定了,计划确定了,但只是工作的良好开端,工作中还会有更多的困难等着。在两舱改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31号门至4号门区域的座椅滑轨出现了大面积腐蚀超标现象,需要更换轨道80多米,工作量大、工序复杂且对改装的后期进度影响很大。负责此项工作的大修部结构分部巧妙采取地板梁改装和轨道更换交错施工的方式,组织两班人员连续施工作业,连续20天加班至深夜,更换了80多米长的座椅滑轨,为后阶段座椅恢复打下基础。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是基地成立以来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一大收获。在6C定检中,大修部首次承担了对襟翼旋转作动器的更换、调节任务。由于旋转作动器体积大、安装较为复杂且襟翼处于收上状态,造成拆装工作非常不便。对此,大修部成立了TM小组,认真组织员工消化指令,及时外借拆装工装。尤其是在拆装首个大翼根部的旋转作动器时,由于接近比较困难、手册中的拆装步骤相对简单,TM小组在经过半天的初次拆装后以失败告终。但是,TM小组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查阅资料、图纸,分析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反复推敲拆装方法,最终采取设立新拆点、分次安装和恢复的方式,确保了拆装工作顺利完成,并为其余旋转作动器的拆装奠定基础。在实施过程中,TM小组积极开动脑筋,边拆边摸索,并加工制作新的辅助工装设备,不断提高拆装效率,保证该项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做好细节,就是对客户最好的负责和最优质的服务。为消除油箱污染问题,大修部统筹安排,机械分部与特设分部分工协作,顺利完成了油箱清洁、传感器清洁两项工作。在该机型的油箱面积大、框的位置复杂、煤油分子重等情况下,机械分部操纵专业员工发挥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多人次“全副武装”钻进油箱内,先后用毛巾、擦拭纸对油箱内表面进行逐一清洁,名副其实地为油箱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洁面”,然后交付给特设分部电气专业进行油量传感器的拆卸、清洁、安装工作。由于国庆前后有多架飞机的电气改装工作,造成电气人员非常紧缺,该分部果断利用国庆大假期间的有利时机,抽调了十余人次从9月30日开始油量传感器的拆装工作。油箱内光线差、空间狭窄,而安装的精度要求却非常高,电气员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埋怨,一丝不苟、团结协作地连续工作9天,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完成,最终促成了改装和定检工作的顺利完成。             成都维修基地在生产高峰中,科学整合人力资源,发挥各单位和员工的技术专长,顺利完成了A340两舱改造和6C检工作,为今后生产高峰的生产管理积累了经验。但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他们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管理探索之路永远没有尽头。

记国航成都维修基地飞机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
配合默契

记国航成都维修基地飞机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
旋转作动器拆装

      11月10日,耗时60天的A340/2390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在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圆满落下帷幕。这是该基地继2389、2388两架飞机两舱改造之后完成的第一架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它用事实证明了成都维修基地“整合人力资源,让最少的人做最大的事”管理理念的成功。
     
      A340/2390机于9月12日进场接受两舱改造加6C检。虽然两舱改造和A340 6C检工作都不是第一次,但是把两舱改造和定检工作结合起来却还是头一遭。因两舱改造涉及客舱、结构、电子、电气、机械等多种专业,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耗时长。改造过程中还需首次对襟翼旋转作动器进行更换、调节,油箱清洁、换传感器、搭接电阻的测量等工作量相当大。特别是2390进场的时候,正值9月生产高峰和10月黄金周的运力保障的巅峰时刻,更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紧缺困难。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客户不会管你人多人少,也不会管你是怎样管理的,他只需要一个优质服务的结果。成都维修基地没有被提前到来的生产高峰和人员紧缺的问题吓倒。在继续坚持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上,他们把重点放在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提出了“整合人力资源,让最少的人做最大的事”的管理理念,确立了“以两舱改造为主线,穿插6C检工作,把两舱改造和定检有机结合起来”的思路。即按照两舱改造的进度安排带动6C检各项工作的开展,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挖掘潜力,从计划的认真制定、人员的合理调配、航材的保障等方面精心组织,保证A340/2390两舱改造加6C检工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思路定了,计划确定了,但只是工作的良好开端,工作中还会有更多的困难等着。在两舱改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31号门至4号门区域的座椅滑轨出现了大面积腐蚀超标现象,需要更换轨道80多米,工作量大、工序复杂且对改装的后期进度影响很大。负责此项工作的大修部结构分部巧妙采取地板梁改装和轨道更换交错施工的方式,组织两班人员连续施工作业,连续20天加班至深夜,更换了80多米长的座椅滑轨,为后阶段座椅恢复打下基础。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是基地成立以来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一大收获。在6C定检中,大修部首次承担了对襟翼旋转作动器的更换、调节任务。由于旋转作动器体积大、安装较为复杂且襟翼处于收上状态,造成拆装工作非常不便。对此,大修部成立了TM小组,认真组织员工消化指令,及时外借拆装工装。尤其是在拆装首个大翼根部的旋转作动器时,由于接近比较困难、手册中的拆装步骤相对简单,TM小组在经过半天的初次拆装后以失败告终。但是,TM小组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查阅资料、图纸,分析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反复推敲拆装方法,最终采取设立新拆点、分次安装和恢复的方式,确保了拆装工作顺利完成,并为其余旋转作动器的拆装奠定基础。在实施过程中,TM小组积极开动脑筋,边拆边摸索,并加工制作新的辅助工装设备,不断提高拆装效率,保证该项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做好细节,就是对客户最好的负责和最优质的服务。为消除油箱污染问题,大修部统筹安排,机械分部与特设分部分工协作,顺利完成了油箱清洁、传感器清洁两项工作。在该机型的油箱面积大、框的位置复杂、煤油分子重等情况下,机械分部操纵专业员工发挥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多人次“全副武装”钻进油箱内,先后用毛巾、擦拭纸对油箱内表面进行逐一清洁,名副其实地为油箱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洁面”,然后交付给特设分部电气专业进行油量传感器的拆卸、清洁、安装工作。由于国庆前后有多架飞机的电气改装工作,造成电气人员非常紧缺,该分部果断利用国庆大假期间的有利时机,抽调了十余人次从9月30日开始油量传感器的拆装工作。油箱内光线差、空间狭窄,而安装的精度要求却非常高,电气员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埋怨,一丝不苟、团结协作地连续工作9天,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完成,最终促成了改装和定检工作的顺利完成。
     
      成都维修基地在生产高峰中,科学整合人力资源,发挥各单位和员工的技术专长,顺利完成了A340两舱改造和6C检工作,为今后生产高峰的生产管理积累了经验。但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他们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管理探索之路永远没有尽头。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