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从首飞到试飞,2架参加飞行试验的新机总计安全飞行210个架次148小时,基本完成了该年度“主要技术指标考核和各系统主要功能检查”的飞行试验任务,预计今年10月将全面完成鉴定试飞工作,年底完全设计定型任务。
本报讯(通讯员 王开书)随着发动机的阵阵轰鸣声,倍受世人关注的我国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的山鹰飞机目前正在西安某试飞基地紧张有序地接受空中、地面飞行检验,以此确定飞机的性能,为飞机的设计定型奠定基础。目前,飞机经过近10个月的鉴定试验飞,试飞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架参加鉴定试飞的飞机已累计完成210个起落,总计安全飞行148小时。
山鹰飞机是我国为数不多由企业自筹资金研制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其研制历程历时10多年,主要由中国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等数十家航空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共同打造的又一代我国新机。与以往飞机研制不同的是,该机一改过去国家投资、国家立项、企业承制的做法,相反的采取由企业共同出资、风险共担、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四共”原则,极大地加快飞机研制速度的同时,也为中国军工产品的研制趟开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飞机从设计到首飞变为了现实,创下了中国航空工业新机研制历史上多项历史之最。尤其是其全新的合作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飞机研制成本,此举倍受行业和军方推崇。
飞机研制生产是一次重大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到首飞、从首飞到鉴定试飞、从鉴定试飞再到设计定型,其间要经过多项重大试验,如整机静力试验,即破坏性试验;飞行试验,即通过飞行试验检验其设计性能和指标。山鹰飞机也不例外,从2003年12月13日和次年4月12日两架飞机实现首飞后,4月28日,鉴定试飞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飞机转至试飞基地后,试飞人员立即对飞机进行飞行前的各加装测试系统和改装工作。两架飞机从6月28日先后投入测试飞行后,截止到2月28日,共安全飞行194个架次,完成了飞机无外挂状态调整试飞、基本性能、导弹发射等近20项飞行试验测试。飞行测试结果表明,飞机性能稳定,基本达到了第一阶段试飞要求,从各项飞行指标数据分析,飞机试验飞行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一些测试性能指标还超过设计参数。另外,还有一架飞机与此同时进行了首飞前遗留的全机共振、燃油系统、全机静力试验等重大鉴定试飞试验工作。
据有关部门领导介绍,目前飞机状态良好,将继续执行下一阶段的各项飞行试验,力争10月完成鉴定试飞工作,今年底实现新机的设计定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