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航股份新疆分公司飞行部对冬季飞行进行了研讨分析。
研讨分析一:冰或雪污染的影响
地面污染,飞机在机坪、滑行道、跑道运行时,如果地面有雪和水或雪水存在,就存在地面污染,这种条件下运行,飞机的部分表面可能会受到污染。在寒冷天气,飞机停置在机坪上,处于外露状态,会导致产生各种形式的积冰,依据当时主要存在的天气条件,积冰的种类可能有干雪或干冰,并可能有霜等,它们覆盖在飞机的大部分表面上,改变了飞机的表面状况,改变了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
分析二:大气结冰
在地面或起飞时,外界大气温度等于或低于5℃(41℉)或在空中大气总温≤7℃(45℉)并且有任何形式的可见水气(如云、能见度小于1英里的雾、雨、雪、雨夹雪和冰晶等)地面上由于地面风、其他飞机或地面辅助设备纯气的雪或在水汽、雪水或雪污染的停机坪、滑行道等。
分析三:运行要求
因为ATR飞机(螺旋桨飞机)升限的限制,飞机高度处于易结冰区,而且绕飞受到高度及航程的限制。如果已知航路及机场处于结冰条件,除非飞机设备符合MEL的要求,否则不应在已知的或预报的结冰条件下放行飞机。同时机长和签派员必须了解防冰设备在中度或严重结冰条件下的使用限制,如果预计到的结冰条件可能影响到飞行安全时,不应放行飞机,不应该在航路上飞行或着陆。根据运行手册的总局各方要求,当飞机上存在有冰、雪、霜时,不允许飞机起飞。同时,机长要求和机务地面人员协作对飞机进行除冰,而且机长对飞机是否需要除冰做最后决定。
分析四:对飞机的检查
飞行机组到位以后,要对飞机各部件、部位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重点检查发动机机翼、所有静压孔和操纵面及桨叶的积雪和结冰情况。机组要监控地面人员的除冰程序,要在除冰程序完成后的除冰液有效时间内完成起飞,起飞签要和地面人员建立联系,核定飞机起飞时外部表面无冰、雪处于洁净状态,如果飞机在地面长时间待命,必须完成相关的程序,如果等待时间过长,超过保持时间,机组应考虑重新除冰。
分析五:结冰条件下的飞行操作
在地面除冰时,飞机的引气必须断开,机组直接准备时了解天气情况,尤其是重点天气和变化的趋势,根据结冰条件,跑道污染情况,跑道长度,滑行时间,起飞重量各项因素,进行起飞性能数据确定,并做好结冰条件下的特情预案,做好飞行的燃油计划,尤其ATR飞机早晨飞第一班,注意发动机加温,起飞前滑油温度必须达到绿区,积冰速度的使用,在除完冰以后,起飞前要活动操纵面,循环收放襟翼,防止冰粘住舵面,存在地面污染时,要进行刹车加温(如地面忽略了,起飞后循环收放两次起落架或着陆前,关断防滞,全行程刹车四到五次)冬季及地面存在冰面时,要双发滑行,看不清路线时应停止,要求引导,着陆减速时,尽量避免用反桨,尤其在地面上油雪时,易造成雪雾模糊视线。跑道湿滑条件下,应采取静止起飞预加大推力观察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注意起飞前要保持推力一致,加油门一定要柔和均匀,不能粗猛,以防造成方向偏转。
分析六:航路巡航
注意天气变化和飞机所处的气象条件,根据天气条件案规定使用防除冰设备,冰执行相应的程序和检查单。出现严重积冰,可通过改变高度,航路来避开积冰条件,执行相应的严重积冰操作程序。针对ATR飞机的特点,飞行机组一定要重视积冰条件的操作和程序,飞行前仔细检查飞机的防冰设备是否完好,正确使用积冰速度,了解飞机积冰条件下的飞行性能。飞机发生积冰明显特征是速度的损失,如果有积冰条件,机组一定要监控飞机的状态和速度,做到防患未然,心中有数。(吕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