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本行业、本企业的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是目前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也是大家都在热衷通过各种形式探讨实践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达到理想管理效果的一个核心内容。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已不能简单地通过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层面的创新来化解和应对,只有通过在管理哲学层次上创新和本行业价值观体系的构建才能够得以有效解决和获得突破。可见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和正确运用,对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的含义及联系
说到管理哲学,我们首先要谈到的是管理这个概念。我们都知道所谓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成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成效就是管理。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团和气,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无谓的得罪人,造成被动与抵制情绪加剧,这样的管理也等于零。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在关于管理哲学的定义上,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就是:管理哲学是介于哲学和管理之间的,是对管理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的思维起指导作用的管理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说到价值观体系,我们同样要先谈价值观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而价值观体系就是,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这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的联系是;管理哲学可主动有意识的去引导促成价值观体系的产生,而价值观体系则会无意识的影响和反作用于管理哲学的实施。
二、行业的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
行业的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做为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实现人本管理理念。同时,它又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正因为行业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的内涵包含行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构建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很重要,它可以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逐步渗透到全体员工中间,从而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去实现行业目标,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在构建确立行业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借鉴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我们也必须弄清和始终贯穿行业管理哲学的三大命题;即:“是什么,成为什么”、“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也就是愿景、使命及核心价值观三个概念。
三、如何构建行业的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
在谈到如何构建行业的管理哲学和价值观体系问题时,我们以为,应认真把握和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和工作:
(一)谁来设计
无论构建企业文化还是变革企业文化,好的领导者应该是成功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原创者。在尊重与顺应社会文化发展潮流的前提下,领导者的个人信念和价值观,必定影响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在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领导人可能不是一开始就对所有问题都有清晰的意识,而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但他本人对自己的信念和所持有的价值观则应该是坚信不移,并愿意为之奋斗的。
价值观的确立最好由少数人组成的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这个小组包括:领导班子、骨干人员以及专家顾问。高层管理者也必须明白:确立好的价值观绝不可能仓促完成,有时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深入认识,才可能从中提炼出来,关键是应该再三考虑它们未来可能在企业产生的长久作用。
(二)怎样提炼
价值观体系不仅要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色,更要求带有企业特色和有群体的个性,因而它不能从书本上抄来,只能从企业自己的实践、从员工群体的工作实践中提炼。运用企业理念传达组织的价值观,动员并鼓励全体员工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这对于各阶层管理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领导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可以依照以下指导原则:
1.价值观体系要明确企业宗旨、用户满意、团队合作、尊重个人、鼓励创新、追求成功、注重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及内涵。
2.核心层共同参与。
3.确保价值理念能够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目标。
4.注重价值观体系对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
5.价值理念应该激励人心和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确立价值观体系后,领导者要对核心价值观作出详尽的解释,让大家清楚企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群体应当遵守的基本价值标准、大家判断事物和行为的是非标准是什么,即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大家到企业来要为群体奉献什么;企业为社会和员工提供什么;企业的愿景是什么;为达成目标所采用的实现手段是什么;员工在企业中的角色是什么;企业本身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应当是价值观能解释清楚的内容。
(三)如何表达
价值观必须开宗明义,不得含糊,并且用细节体现力量。比如:很多企事业单位提出“以人为本”,很大,很乏,不具可操作性。而很多企事业单位宣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机制留人”、“公开、公平、公正”等等,仍不好操作。实际如“人才理念”,至少应包含企事业单位对“什么是人才”、“如何使用人才”等问题的思考和解释。例如:
认同本团队文化、富有责任感、具有合作精神、善于学习和敢于创新的员工是人才。
比别人学的更快、持续改进和创新、勇于否定自我、敢于挑战极限、不断创造杰出业绩的员工是优秀人才。
忠诚企业、肯于奉献、精通业务的经营管理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要在发展机会、经济利益、组织权力等方面明确地向他们倾斜。
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在一个组织中扎下根来,必须将其融入与本行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行动———战略、结构、责权体系、流程、领导风格等各方面,融入与员工有关的每一个程序———雇佣方法、业绩考评系统、晋升和奖励标准,甚至辞退政策。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所有行为的基础。